创优争先活动开展以来,集宁公安处党委以“创建与精品高效局相适应的一流铁路公安处”为目标,围绕“文化育警、助推中心”的工作思路,抢抓有利时机,以党建带团建,牢牢把握铁路局青年歌手、诗歌朗诵、舞蹈大赛以及公安局警务技能大赛等四项大赛,把青年工作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从“树立创先争优理念、盘活警营文化资源、打造学习型自控团队、文化育警培育骨干”等四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在活动中检验出创先争优的成果。7月以来,集宁处青年民警接连获得铁路局歌手大赛一等奖、诗歌朗诵大赛三等奖、舞蹈大赛三等奖,和公安局四警种警务技能大赛三个第一、三个第二、一个第三的优异成绩。为打造呼铁特色警营文化品牌,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保障。回顾四项大赛的备战历程,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精心铺排:
一、得益于开拓思路打破陈规,树立创争工作理念
青年民警是公安处的未来与希望,青年工作的强弱关系到今后公安工作的优劣。为此,公安处党委始终对共青团工作报以高度的期望、高度的重视和高度的支持。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集宁公安处领导利用深入基层调研时机,抓党建带团建,牢固树立创争工作理念,将创先争优带入党团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广泛调研和工作积累中,公安处党委意识到,个别基层单位对青年党团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氛围不浓是困扰青年工作积极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青年活动是‘软件’,抓不抓无关紧要”;“基层任务繁重,共青团活动没必要花精力搞”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公安处主要领导经过研讨达成共识,认为适当的竞赛活动对于展示创先争优成果、推进当前中心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宣传和保障作用。共青团活动不仅是青年民警展示才华、展示作为的“大舞台”,也是民警们放松心情、温润心灵的“减压阀”,更应该是激励斗志、推进工作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宣传展示公安创先争优工作成果的“代言人”。
通过反复研讨论证,公安处党委提出了“文化育警,助推中心,创先争优,争创一流”的工作理念,注重强调共青团活动在警营文化建设的“育警”、“励警”功能。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共青团工作由党委统揽,政治处主任为主管领导,对团委工作实施奖优罚劣,为共青团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以充足的经费保障各项大赛能够顺利开展。党委、政治处、工会等各级领导在经费保障方面均对共青团工作舍得投入,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三是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公安处团委与机关、所队各部门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协作运转机制,将共青团工作融入到全处中心工作中,为青年民警施展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
2010年5月28日,铁路局《关于举办全局第七届职工文化艺术节和青年歌手大赛、诗歌朗诵大赛、舞蹈大赛的通知》(呼公网传[2010]157号)下发后,公安处政治处主任赵建平批示团委:全警动员,精心组织广大青年民警积极参与,大力展示我处青年民警艺术素养,为警营文化建设选拔人才。从而拉开了集宁处青年民警在四项大赛中激流勇进、奋力拼搏、展示作为、争创一流的序幕。
二、得益于慧眼识警选拔英才,盘活警营文化资源
铁路局三项大赛从一个侧面考量了各个单位的文化底蕴及人才培养储备情况,不少路局大口单位在三项大赛中折戟沉沙,三战尽墨。一个单位能够连续三次参加路局大赛并且全部获奖,在全局也不多见。铁路局团委因此对公安局有一个评价,公安局组织活动特别认真,特别要样,下足了工夫。
铁路局三项大赛,各有特点,各有侧重。要在青年民警偏少,人员相对分散的情况下中选拔出合适的人选参加比赛相当困难,要让参赛的青年民警在活动中展示风采、赢得荣誉更是难上加难。为此,集宁处在考察物色参赛人选时煞费苦心。每次大赛报名前,公安处团委都要对全处105名青年民警的兴趣爱好、性格特长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力求选拔出最好、最优的青年民警,力求让参赛民警得到系统的培训学习,力求让参赛民警以最佳状态出赛获奖。
在铁路局诗歌朗诵大赛选拔阶段,公安处团委首先积极协调公安局警校瞿汝刚老师倾情写下《我是铁路人民警察》的壮丽诗篇。考虑到个人朗诵竞争激烈,难出成绩的原因,决定选择男女声合诵作为参赛表演形式。处团委首先选定了声音条件较好、具有一定朗诵经验的青年民警贾鹏作为参赛选手。但在选择女选手过程中,几名有一定朗诵经验的女民警都因故不能参加。随着报名时间的临近,已经不能再做迟疑。为此,公安处团委选拔了具有学习精神、对朗诵有一定热情的青年女警崔亚楠,从零起步,从头培养,让一个从未接触过朗诵的青年民警逐步成长为朗诵演讲的行家里手,并且最终一路过关斩将,从全局170余名朗诵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铁路局诗歌朗诵大赛三等奖。
在铁路局舞蹈大赛选拔阶段,公安处仅有呼和中心所初任民警薛丽霞一人具有一定的街舞基础。考虑到单人街舞表演略显单薄,公安处团委积极挖潜,为其在呼和地区女警中选拔出三名搭档,请老师、租教室、配音乐、编舞蹈、买服装、做造型……让三名从未接触过街舞的青年女警从容走上舞台。在全局舞蹈大赛总决赛现场,集宁处青年女警自信洒脱,激情舞动,以华美的服饰、精彩的亮相惊艳四座,赢得全场掌声雷动。青年民警们协调的动作、优美的舞姿、亮丽的造型,配以动感十足的音乐和霓虹闪烁的灯光,把舞蹈演绎得尽善尽美,征服了现场评委和观众,以9.786分的好成绩获得大赛三等奖,这也是现场所有集体舞中的最好成绩。
三、得益于素质强警淬练精兵,锻炼自控学习团队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是保证。全面提高公安民警整体素质和实战本领,不断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打造一支善学习、能自控的民警队伍是集宁处长期探索并孜孜以求的最终目标。为此,公安处将全员练兵、全面练兵、岗位练兵和科学练兵纳入长效,利用培训班、视频讲堂、警种考试等形式对民警进行常态培训,组织民警参加各种法律知识、业务工作、警务技能、警务战术培训等集中培训。采取集体组织和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在学习深度和广度上狠下功夫,不断拓宽民警的知识面,增强知识积累,加速知识更新,让主动学自控学习成为民警的自觉自愿。
为了能够在公安局主题演讲暨四警种警务技能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让12名参赛选手自我学习、自我加压,迅速进入状态。9月30日,公安处政委李国荣、政治处主任赵建平组织参赛民警召开赛前动员会,为选手增压鼓劲,政委寄语民警要始终本着“勇夺第一”的胸怀和气概,刻苦训练,严格要求,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争取在技能比武竞赛中过关斩将,争创佳绩。政治处主任赵建平要求民警抱着“狭路相逢没有退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信念下苦功,坚持“有红旗就扛,有荣誉就争”的战斗精神,发扬“亮剑”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气概,永不服输的心态,永不言败的意志,永不放弃的作风,非我莫属的精神,争先夺魁。
泰山压顶始不乱,惟有荣誉见我心。在集宁处12名选手中,10名同志没有参加过历年的四警种竞赛,缺乏大赛经验。有5名同志是今年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初任民警,从未接触过网络知识答题,2名刑警队员也是今年刚刚通过竞聘上岗。在公安处组织的初次考试中,12名同志的考核成绩很不理想,法律考试成绩只有三四十分,演讲磕磕绊绊,礼仪知识更是无从谈起。面对差距、面对压力、面对困难,参赛民警坚信汗水与成绩对等的真理,坚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始终不变的真理。为了冲破理论知识、语言表达和警务技能的束缚,民警们主动放弃休息、夜以继日的学习训练,周而复始的背诵演讲,微机旁、会议室、走廊里、楼门外都留下了民警们刻苦学习、反复演练的身影。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立正敬礼,为了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挥手,为了一个题目的解答,同志们反复练,练反复,直到能够达到运用自如、熟烂于胸。梅花香自苦寒来,日日夜夜的学习准备没有白费,矢志不渝的精神终成正果。
路局舞蹈大赛备战阶段,四名参赛选手主动放弃了国庆休息,每天十多个小时钉在舞室里排练学习。不管多么辛苦,多么疲惫,始终没有一个同志喊苦喊累,一圈圈,一遍遍的练习,大家额头布满了汗水,四肢酸痛乏力,甚至连膝盖都磨破了皮。但青年民警没有丝毫的退缩,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展示青年女警魅力,圆满完成使命,为警营争光彩!为呼铁公安赢荣耀!
四、得益于文化育警培育骨干,培养警营青春明星
青年文化活动是教育青年、塑造青年、培养青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处十分重视挖掘培养青年骨干人才,每年定期对新招录大学生的文体特长情况进行摸底调研,及时将有一定文体特长、爱好及取得各类文体专业资格、曾在各类文体比赛中获奖的青年民警纳入视线,更新充实到公安处文体人才档案库。并积极组织文体骨干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和专业竞赛活动,注重在实战中锻炼才干,在竞赛中提升素质,使他们逐渐在公安局、铁路局、公安厅乃至全路各级文化活动和比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不俗的成绩。
如今,公安处逐渐选拔出韩碧玉、高佳丽、胡玮等一批音乐演唱骨干,挖掘出张昕欣、贾鹏、崔亚楠等一批演讲朗诵骨干,发现了马宁、张瑞鑫等乐器演奏骨干,培养出薛丽霞、薛娟子、刘蓓蓓、高薇婷等舞蹈骨干,全鑫、陈金良、孙康、傅智君等警务技能骨干。这些青年民警通过四项大赛的展示,已逐渐成为闪耀全处、全局乃至全区、全路的警营明星。
一花带的百花开,百花盛开香满园。广大青年民警由原来的“躲”活动,变为如今的“盼”活动,“争”着参加活动。青年党团员争着在党团活动中建功立业,争创一流。大家将参加党团活动作为一次珍贵的机遇,一个展示自身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进而在全处营造出共创先进、同争优秀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