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活动专题 >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宣传专题 > 爱民实践 正文
呼和中心所:紧贴实战 摸索创新 务实求效争一流
内蒙古新闻网  10-11-19 15:4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呼和车站中心所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呼和中心所以勤务机制改革为载体,紧贴实战、摸索创新,着力解决警务效能不高、民警技能单一、派出所机关化等实际问题,切实在创新管理机制,提升警务效能,提高民警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见实效,不但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内涵,也为派出所公安保卫工作和队伍正规化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局、处党委态度坚决果断,措施科学有力为呼和中心所勤务模式改革植入新观念,确立新标准。

  一直以来,局、处党委始终高度关注呼和站治安管理工作,始终把建设一支业勤技精、作风优良的铁警队伍,作为打造和谐平安首府站的前提和保障。为此,局、处党委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为契机,着眼呼和站治安管理实际,以呼和中心所勤务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大站治安管控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民警综合警务素质,切实顺应路局精品高效局建设和创建平安首府站的现实需求。今年以来,公安局简小文局长、刘振全政委多次深入呼和中心所进行实地调研,准确抓住“现有勤务模式制约警务效能发挥”这一突出问题,要求呼和中心所要突破守摊、怕变的惰性思维,树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的意识,彻底革除现有勤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一线警力少,警务效能低,民警技能单一、竞争意识差等弊病,做全局警务模式改革的先行,并就改革的目的、措施以及改革效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有效有力推动了呼和中心所勤务制度改革。在中心所勤务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公安处党委充分利用对话机制、包保督导机制,张晓华处长、李国荣政委、赵建平主任等处领导实时关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难点,深入一线研究具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安局、处组织、办公等职能部门按照系统分工,对中心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服务。这都使呼和中心所班子和全体民警充分认识到勤务改革势在必行,也明确了勤务改革的标准和目的,为呼和中心所勤务机制改革的扎实健康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外在动力和组织保障。

  二、调研论证摸准症结,思想动员深入有效为呼和中心所勤务模式改革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内在源动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沿袭多年、民警熟悉的现行勤务运行模式,难免会在民警思想上引起波动,一时间“勤务机制改革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等错误认识在民警思想认识中普遍存在,不理解、观望、甚至抵触情绪弥漫开来。为转变民警思想认识,让民警主动参与改革、认同改革,公安处赵建平主任受局、处党委指派,会同呼和中心所新班子,历时近2个月,围绕对中心所勤务机制改革涉及的岗位设置、民警工作量、案事件常量、日勤警力设置等进行了逐项调研,发现作为客运大站一线执勤民警仅有31名,仅占总警力的37.3%,而绝大部分警力集中在所内非执勤岗位,值勤队民警只执勤、不办案,其它各队各管一摊,相互缺乏协调,打防脱节,民警业务技能单一,加之三班倒工作时间长,造成民警工作状态麻木,在岗主动工作意识差、效率低,各队日工作制不统一,甚至一个队中就存在不同的勤务模式,致使队伍管理上也存在漏洞和隐患,这些都严重制约派出所公安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摸清家底,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对民警一直以来盼望施行的四班倒工作制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调研论证,得出压缩日勤警力做强执勤队,实施四班到工作制可行的结论。正是这一结论,让呼和中心所民警主观上认同了勤务机制改革,即是改革难免就会有阻力和难点,日勤警力和所内老民警存在的下执勤队不适应,工作不顺手等畏难情绪,以及如何做强做大执勤队,提高站区见警率等改革难点问题。为此,派出所党总支利用交班会、召开专题会广泛征求民警意见、反复宣讲勤务机制改革的方法、目地,深入开展思想动员,逐步打消了民警的思想顾虑,突破了既有惯性工作状态,民警也逐渐由“怕变”到“想变”,统一了全所民警的思想认识,使民警成为推动勤务机制改革的内在源动力。

  三、科学组织改建同步,实施方案扎实稳健为呼和中心所勤务模式改革注入新活力,实现新突破。

  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大做强执勤队,是呼和中心所勤务模式改革的关键也是目的。内部挖潜----挤牙膏,在核定工作量、充分论证的基础上,9月初,局、处党委果断决定,撤销呼和中心所女警队,将综合队、治安队改为内勤组、治安刑警组,警力由过去的45人压缩到8人,将三个执勤队扩充到四个,警力由31人,增加到64人,使一线执勤民警占到全所警力的85.3%,使日执勤警力由过去的10人,增加到现在的15人。同时,为了确保重点时段、重点任务警力充沛,派出所在四班的基础上,四班倒小班帮班制,即四班到休班大队民警在休班的第二天,轮流抽5名民警上一个小班,对两个重点时段帮班值勤,使重点时段警力达到20名,极大提高了站区见警率。同时,实行四班倒小班帮班工作制后,执勤民警较三班倒时每月多休5天,月工作时间202小时,月减少工作时间38小时,民警的身心得到了充分的休整,从优待警的政策得到有效地落实。

  在做大执勤大队的同时,做强执勤队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如何杜绝出工不出力、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顽症,只有靠考核引导,科学管理。在勤务机制改革的同时,呼和中心所也建立了配套的考核管理机制。呼和中心所在副所长带班的基础上,对四个执勤大队长进行公开选聘择优录用,配强执勤队长;重新修订了2+1考核标准,规范量化岗位工作,用考核引导激励民警想工作、干工作;建立派出所考核执勤队,执勤队长考核民警,副所长考核执勤队长,所支部考核副所长的逐级考核机制;建立首问首诉制,对案(事)件处置,由接处警民警一案到底,提高民警的综合业务技能;实施日考日清,即每日执勤队(组)将工作情况录入民警网上绩效考核系统,干了就加分,不干就没分,在执勤队、民警之间切实形成了比工作、比业绩的良好工作氛围,初步形成了“鲶鱼效应”,即干工作的优秀民警、先进大队对后进民警、大队形成压力,有效激发了呼和中心所的内部活力,推动了派出所的整体工作。老民警魏宝生文化底子薄,在警务机制改革的促动下,工作认认真真主动学习办案。临近退休年龄的老民警景长民,身患心脏病,还坚持工作在查危工作岗位上。通过一个多月的改革实践,老民警杨军感慨的说:“警务机制改革后,工作关系屡顺了,工作起来心情好了”。

  9月份以来,呼和中心所共查破治安案件简易程序257起,普通程序145起,较1-8月份简易、普通治安案件总和分别提高44%和169%,也占到2009年全年简易、普通治安案件的13%和259%。警务机制改革前1—8月份抓获网上逃犯17名,改革后9月份一个月抓获网上逃犯16名,占2009年全年抓获网上逃犯的43.2%。

  通过勤务机制改革,呼和中心所民警工作时间少了,全所警务效能高了,闲置警力少了,一线警力多了,良好的勤务改革效能正在首府站发挥作用。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呼和中心所也清醒的认识到改革是个过程,他不可能包治百病,沉舟侧畔千帆过,只有树立不断创新意识,不断发现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完善,才能适应精品高效局建设的现实需要。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