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中,内蒙古土右旗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主要目标,紧紧抓住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重点问题开展承诺、践诺工作,真心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真正让人民群众长期受益、普遍受惠。
抓住热点问题,扩大社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小额贷款、项目推荐、跟踪辅导等“一条龙”式的服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05万元,成功创业276人,同时带动1104人实现再就业。进一步强化“一站式”服务效能,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136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38人、困难就业人员304人,高校毕业生136人。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就业,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推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SYB+实训模块+后续服务”运作模式,培训农民工245人,实现就业166人。
抓住难点问题,着力为民办实事。打造敕勒川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大繁荣,投资9.01亿元启动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充分展现土右旗民俗文化、蒙元文化、西口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的发展脉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建成10个村文化活动室和10家文化大院,新增农村数字电视、光缆用户2000户,建设“草原书屋”30个,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人民满意工程,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完成校舍安全改造10万平方米,迁址新建回民小学,全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待遇,免除学费课本费526万元,发放生活救助资金285万元,救助困难学生737人,并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打造社会保障安全网,推动城乡保障全覆盖。全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9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月均290元、年均1360元;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新建廉租住房3万平方米,为工龄3年以上环卫工人办理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月增资300元。
抓住焦点问题,化解群众合理诉求。民诉大厅开放式接访,将矛盾化解在“第一时间”,县级领导轮流在民诉大厅值班,累计接待来访群众1821人次,现场协调解决群众信访问题67件。乡干部“约访”、部门“调访”,将矛盾化解在“第一现场”,成立乡镇矛盾化解综治中心,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约访”,共受理矛盾纠纷423件,化解405件。旗领导“下访”、村干部“走访”,筑牢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推行旗领导包联工作制度,旗领导带头“下访”,受理群众反映问题323个,当场解决216个,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129条,结对帮扶困难户19户。单位包案、多部门联动,把解决交办案件作为“第一任务”,将上级交办的46个重点矛盾纠纷问题的调处工作任务逐一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上三级交办案件结案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零进京”、“零非访”。
抓住重点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狠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等城市的目标不动摇,投资19.4亿元实施34个城建项目,城区集中供热、供气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80%,房地产开发总规模达到100万平方米。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不放松。投资45亿元实施20个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内马留沟公路、东二环改线、100公里通村公路等工程将竣工通车,完成15个村镇集中供水改造工程,集中打造110国道新农村示范带,年内板申气、美岱召等村将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点。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创造青山绿水的人居环境不懈怠,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加快推进后山矿区植被恢复、城区防风林带建设和水涧沟、美岱沟退洪渠、运煤通道绿化等工程,年内完成生态建设任务9.8万亩,恢复矿山植被0.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