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青山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制定了八项工作制度,完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责任机制,进一步推动区域党建一体化建设。
建立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的党建工作负总责,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建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终对党建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对于没有完成年度党建工作任务的,班子不能评为年度综合考核实绩突出,干部个人不得评为优秀,不能参与“七一”等各类党的活动的评优评先,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立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区委组织部定期向区委常委会汇报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各基层党委定期向区委组织部、各党委所属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和所属党员干部汇报抓党建工作情况,确保党建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序推进。
建立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每季度末由区委组织部组织,全区各党委、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参加,对本季度党建工作的完成情况和下一季度的工作进行汇报。根据工作需要,在汇报的基础上可通过现场会、参观学习、座谈研讨等形式进行,既促进了单位之间的党建工作交流学习,又保证了工作的时效性。
建立了区级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全区27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在街道社区、农村、“两新”组织中分别建立了联系点。重点联系在党建工作比较薄弱、难度较大的党组织。通过定期深入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建立地区党建“三级统筹”制度。区委成立了地区党建联席会,8个街道全部建立了区域党工委、52个社区建立了联合党委,把地区内近1600家单位纳入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组织之中。并通过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或工作会,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协调各单位参与地区建设和发展,构建了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
建立结对共建制度。组织全区56个机关党组织全部与社区党组织开展了结对共建、2000多名机关党员与社区生活贫困党员群众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社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与所居住社区党组织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发挥各个层面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积极作用。
建立区域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制度。区委每年结合庆祝党的生日、创先争优等活动,对全地区涌现出来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并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各级基层党组织也以不同形式广泛开展各类表彰奖励活动,在各个层面形成表彰先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建立党员先锋月制度。按照区委组织实施的“凝聚力工程”的基本要求,把每年的七月份确定为“党员先锋月”,在全区普遍开展“党员唱党歌”、为50年党龄老党员过政治生日、慰问帮扶等活动,彰显党员的主体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张伟 王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