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从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入手,为大学生“村官”蓄能储电,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培育团队精神。自2007年扎兰屯、阿荣旗、鄂伦春等地相继开始自招大学生“村官”到全区统一招录大学生“村官”,目前,全市共招聘大学生“村官”615,占到嘎查村总数的69%。为加强大学生“村官”间的沟通联系,使大学生“村官”由分散创业向集中开拓市场转变,我们逐步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村官”自我管理机制。一是健全了大学生“村官”管理组织。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的基础上,选举成立了呼伦贝尔市“大学生村官”党支部和班委会,各旗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大学生村官班委会和党支部,主要负责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二是开通了大学生“村官”论坛。开设呼伦贝尔市大学生“村官”论坛,该论坛下设村官工作交流、村官公文写作、村官时评、公务员考试、牧民原地、精彩瞬间、生活情感等板块,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风采的平台。三是建立了大学生“村官”QQ群。搭建飞信平台,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将新鲜资讯传递到大学生村官手中;利用“呼伦贝尔大学生村官飞信联盟”加强村官队伍的教育管理,为大学生村官教育和服务建立了党建互动、信息传递、工作互助的新平台,开辟了党建活动的新空间。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履职能力。针对高校毕业生刚出校门,知识结构单一、社会经验不多、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坚持“全面、具体、实效”的原则,加强对选聘到基层服务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岗中培训,并把对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教育纳入旗市区干部培训规划和嘎查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聘请专家教授、基层干部授课、组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等形式,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市场经济、致富技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的本领。一是实行轮训制度。分期分批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市委科学发展观办公室、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进行轮训,让他们在参与全市中心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到目前,已轮训大学生“村官”80余名。二是开展创业培训。今年6月,举办了呼伦贝尔市首届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班。为使学习内容更具系统性、理论性、实用性,特邀请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讲授《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创业起步”负责人王建平老师讲授《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能力体验》。为了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教育,提升自主创业的本领,正在选取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典型,参照党建功能区的划分办法,在农业党建功能区、牧业党建功能区、林业党建功能区和城市党建功能区分类创建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着手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针对性创业培训。三是实地参观学习。先后组织大学生“村官”中的优秀代表赴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创业实践基地鄂温克旗巴彦托海嘎查、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鄂伦春旗齐奇岭村等进行实地参观,在与把人均纯收入不足1200元的贫困落后嘎查建设成新型牧民新村的嘎查书记乔玉芳,带领群众发展黑木耳种植、成功从大学生村官转变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林静等先进典型的座谈交流中,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实践锻炼机制,促进全面成长。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我市逐步确立了围绕营销农牧产品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大学生“村官”实践锻炼的工作模式,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经营管理方案》。2010年6月19日,呼伦贝尔市委书记曹征海到市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调研时,与耿美阳、王少哲等大学生村官亲切交谈并对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让大学生“村官”在营销农畜产品中接受锻炼。根据党中央关于“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基层建功立业”的精神,在创业培训和实地参观的基础上,在全市启动了大学生“村官”营销黑木耳活动。活动期间,共营销齐奇岭村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黑木耳1000余斤。同时,以黑木耳营销活动为契机,逐步锻炼和培养大学生“村官”营销农畜产品的能力,打造一支以大学生“村官”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队伍,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农村牧区发展。海拉尔区和平村大学生“村官”与先导团成员朱宝才合作,将本村的70吨绿色无公害马铃薯销售到了上海世博会。二是让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实践中接受锻炼。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为他们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以无息贷款形式,定期发放和回收,由具有创业思路的大学生村官,持可行性产业项目报告书,经村(嘎查)党支部初审,乡镇(苏木)办事处党委审核,最后由旗市区委组织部门组织相关项目管理职能部门对创业基金的使用标准进行评定后发放创业基金。目前,此项工作在扎兰屯市进行试点。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的建立及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阿荣旗村官张萍成立金豆马铃薯产销专业合作社,积极闯市场,做农民和客商的牵线人,采取先给老百姓提供种子,负责技术指导,秋后再回收土豆的模式,今年种植马铃薯500亩,收获150万斤/垧。莫旗大学生村官耿方照、刘鑫等村官根据莫旗盛产大豆的情况,共同合资筹划发展大豆深加工项目,目前正在做市场调查,可行性报告及项目方案都已经形成,项目共分三期,从简单的豆腐加工到复杂的豆油提炼逐步发展。三是让大学生“村官”在参与远程教育中接受锻炼。截至今年,全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建立了1016个农村牧区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由于远程教育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站点维护管理难度相当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正常运转。为此,市委组织部把加强站点的维护管理作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大学生“村官”发挥懂技术、会操作电脑的优势,为农牧民提供服务。牙克石市暖泉村站点管理员董智清与扎兰屯市大河湾镇大河湾村主任助理周姗姗还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加强站点管理的新经验,协助制定《呼伦贝尔市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提高全市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利用率发挥了积极作用。(哈斯、白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