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鄂伦春自治旗托河办事处以推动猎区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猎民收入,促进猎区和谐稳定为活动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猎区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强基固本谋发展
托河办事处下辖2个猎民村、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其中木奎和希日特奇两个猎民村共有鄂伦春猎民92户。办事处党委紧紧抓住党和国家关注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猎区经济,带领农猎民增收致富。
“打铁还须自身硬”。办事处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猎村干部队伍。2009年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农猎村“两委”班子,把有能力、有魄力、会经营、懂管理的农猎民选进领导班子,提高了“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希日特奇村村委会主任何勇就是一位率先垂范,带领农猎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优秀鄂伦春族干部,2009年他被授予“全市劳动模范”、“全旗十佳致富能手”称号,2010年被授予“全区劳动模范”。陶力罕村村委会主任梁宝成2010年6月被确诊为胃癌后,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增强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手术刀口刚刚愈合,他便出现在整修通村公路的现场,为村里的发展而奔波,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爱戴。办事处党委还注重提高村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在4个农猎村中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涉及修桥、修路、种地、租地、发展集体经济等重大问题的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赢得了村民的好评。
依托项目增收入
2008年以来,托河办事处党委确立了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推进猎民集体农业生产,发展鄂伦春民俗家庭游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猎民转变观念,增加劳动收入。
一是发展食用菌种植项目。办事处党委在已建成的黑木耳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今年全面推行了猎民家庭自我生产、自我管理,共有22户50名猎民种植地栽黑木耳菌26万袋,猴头、蘑菇0.3万袋。二是加大对集体农场的扶持力度。两个猎民村有集体耕地3800亩,过去只是简单的靠土地出租进行分红,办事处党委积极引导猎民开展集体农业生产,办事处党委多方筹措资金37.8万元,为猎民村集体农场购置了农用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购买了种子、化肥等农资,并向上争取了土地整理和节水灌溉项目,今年共实现集体种植1800亩,参与劳动农猎民28人,预计收益能达到40万元。三是积极开发鄂伦春民俗家庭游项目。办事处党委利用托河的绿色原生态、深厚的鄂伦春民族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今年办事处党委筹集资金1.5万元,为希日特奇猎民村搭建了五个撮罗子,开展以“鄂伦春族部落饮食、歌舞、娱乐、嫁娶、民俗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游。同时筹建了猎民村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厂,组织猎民妇女制作桦皮盒和兽皮服饰,进一步挖掘、保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了猎民就业和劳动创收。2009年猎民生产性收入3232元,预计2010年生产性收入可达5000元。
关注民生促和谐
办事处党委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实施游猎民定居工程。2009年托河办事处争取到游猎民定居工程项目,预计为希日特奇村和木奎猎民村92户294人新建住房面积6504.4平方米,该工程将于10月末竣工。二是拓展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猎民活动。今年4月,办事处党委决定机关全体职工对猎民村猎民进行包扶,包扶干部对所包扶的猎民每周进行专访,每月向分管领导进行专题汇报,办事处党委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鄂伦春猎民包扶工作。三是关注农猎民的身体健康。今年建成了600平方米的卫生院,提高了猎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卫生院定期组织猎民进行体检,为鄂伦春族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四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开通了移动电话网络和宽带系统;电脑走进猎民家庭,猎民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维护猎区社会和谐,几年来,办事处无刑事案件发生,猎区呈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通讯员王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