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村党支部创“五个好”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呈现“三结合”、“三确保”,从而做到“三提高”的新特点。
一、坚持建设与帮扶相结合,确保提高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结合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换届,在全县103个行政村中积极推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力争在年内使70%的村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二是从县直机关、乡镇选拔14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帮助农村、社区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工作局面;三是选派91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有力助推新农村建设;四是以乡镇党校为主阵地,分期分批对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同时组织县委党校、涉农部门的理论骨干深入到农村进行巡回宣讲,从农村党务、村务工作重点和技巧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种养殖技术等方面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共计培训村干部1860人次。
二、坚持培养与“储源”相结合,确保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和村级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积极组织村干部、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定期开展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实用技术、计算机操作等方面培训,大力提升村干部、党员和群众的综合素质。两年来,全县6个乡镇共组织学习1250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累计24687人次,其中通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创先争优”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政治理论12580人次,学习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4870人次,为群众提供致富、务工信息879条;二是采取村干部包户、包项目、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形式,全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三是积极探索从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优先将青年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青年能手、回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农村优秀人才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着力解决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等突出问题。
三、坚持民主与监督相结合,确保提高村民的自治机制。一是推行“六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组织议事决策制度。凡属村里的重大事务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如土地、资源、产业、公益事业、公共设施建设等,都按照“六步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形成了事前提议、事中决策到事后监督的党组织民主管理体系。今年我县旧城区改造中,就拆迁赔偿、宅基地审批等事项都是在“六步四议两公开”的决策下执行的,在此过程中,职能部门共现场解答1895次,参与党员群众8900多人次。二是完善党组织生活会、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村“两委”工作职责,确保村级组织班子成员清清白白干事,确保村级组织各项事务良性高效运转。(孔阳 刘利民 王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