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珍,女,71岁,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滨河路社区居委会原主任。
50岁那年,我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通道街滨河路社区居委会退休后,滨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找到我,希望我继续在居委会工作,我没多考虑就留下了,这不,一干就是21年。
这些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尤其是近5年来,我所在的滨河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巷子里的路灯亮了,高楼多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去,居委会没有固定工作场所,印章经常带在身上,哪家有需要,我们就上门服务。这里平房多,清理下水井和垃圾点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到了年关,各家做粉条、生豆芽的水多了,下水井经常被冰堵死,有时井口的积冰高达3尺,年三十我们还在辖区刨冰。看看现在,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电视、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一应俱全。
社区居委会是个基层部门,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专人分管计生、劳动保障、民政、党建、调解、综治等工作。这几年,居委会大变样,不仅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也在提高。现在我们社区就有两个大学生。我们也实现了办公“无纸化”,居民的信息档案保存在电脑里,查找方便。过去我们每天都在忙着解决邻里纠纷、清扫垃圾,现在因居民大都住上了楼房,我们的工作也逐渐转到了为居民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上来,如每年都会组织消夏文艺晚会,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组织慰问活动,看望孤寡老人。即将建成的新社区服务中心,设有图书馆、健身房,将为居民提供更多便利。
作为一个老社区工作者,我亲历着社区工作的巨大变化。伴随着发展变化,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好开展了。目前,一些新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走在小区里,经常有人会说:“马大娘,你看现在的物价怎么会这么高啊?”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与上级部门建立一种更加便捷畅通的渠道,能够第一时间将民生民情反映上去,更好地服务居民。“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我坚信,未来的社区工作能够为居民想得更多,服务得更好!(记者马铃翔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