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额尔古纳市"四个三"助农村党员素质"晋档升级"
内蒙古新闻网  10-12-09 11:44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创先争优开展以来,额尔古纳市通过充实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完善培训机制、落实培训保障等措施,积极推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提升农村党员整体素质。

  充实三类内容,以教育科学化提升培训的“影响力”。一是学理论。每年对广大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历史知识和路线方针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主要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对党务工作者、村“两委”成员、进行政策法规和党性党风教育。今年举办15期专题培训班,打牢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功底。二是学技术。截至目前,先后抽调相关部门的60余名党员技术骨干开展进村入户现场培训258场次,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牧业生产38次。同时,召集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致富经验”宣讲活动,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帮学体制。三是学典型。组建创先争优活动宣讲团,选派农村、社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中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深入各基层党组织进行宣讲。现已组织巡回宣讲3场,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鞭策的平台。

  拓宽三种渠道,以教育经常化激发培训的“感召力”。一是走下去。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到村指导党建工作,确定党建工作思路和解决组织建设工作难题。积极组建党员技术能手义务服务队,参与的党员和技术人才达360余人,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500多件。二是领出去。开辟大连民族学院埠外培训基地,2008年以来,在大连民族学院举办各类党员干部培训班共计6期,共计培训200余人次。外派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等考察团及专题培训班5期,共计培训96人。三是请进来。创办“干部知识更新工程专家讲坛”,邀请农业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进行专题授课。邀请河南省邓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正怀专题讲授“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完善三项机制,以教育制度化强化培训的“实效力”。一是定计划。每年制定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对各基层党委开展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容、形式、时间、目标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力争在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上取得实效。二是严管理。建立完善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制度,要求基层党组织建立学习台帐,将每位党员参加各类培训的出勤记载、学习小结、考核成绩记入学习档案,为党员干部的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三是重奖惩。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大力营造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浓厚氛围,制定科学的治学促学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激发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落实三个保障,以教育规范化增强培训的“源动力”。一是建阵地。以市委党校为培训主阵地,同时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播放站点和基层党校,广泛开展科技致富典型宣传、实用技术展播和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讲座等教育活动。年内,全市累计开展培训活动40余次,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二是保经费。建立“上级拨一点、财政投一点、党费补一点”的经费保障机制,用于举办各类培训、订购党建书刊、添置电教设备、下拨培训经费等措施,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三是强师资。建立领导干部讲学制度,定期举办乡镇党校师资培训班,提高其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建立以外聘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的兼职师资队伍,切实解决了党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