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翁旗按照“班子坚强有力、管理科学规范、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坚持“全面整顿,先易后难,分类转化,巩固提升”的原则,对倒排查出的23个相对后进嘎查村集中进行整顿。目前,已有20个相对后进嘎查村完成了转化任务,部分相对后进嘎查村进入了先进行列。
明责任,合力攻坚促转化。制发了《关于在全旗深入开展相对后进嘎查村集中整顿转化工作的安排意见》,明确了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分别为23个相对后进嘎查村明确了联系处级领导、乡镇整顿责任人、组工干部联络人,旗直帮扶单位和旗直挂职干部,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实行定时间、定责任、定效果的“三定”责任制,做到不转化不换人,不转化不脱钩,切实形成了整顿转化工作合力。同时,实行整顿转化工作备案制度、季调度制度和专项督查考核制度。9月份,旗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队,对全旗嘎查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集中抽查检查,抽查率达到40%以上。将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嘎查村干部绩效工资相挂钩。对于当年完不成转化任务的嘎查村党支部书记要实行诫勉谈话,所在苏木乡镇党委当年不能评为“五个好”党委,下派挂职干部年内不予提拔使用,组工干部联络员当年不能参与评优。
重培训,转变观念提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后进嘎查村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旗委组织部组织实施了大专学历培训工程,通过“党费出一点、财政补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确保每名后进嘎查村干部都有机会接受大专学历培训教育。为进一步开拓他们的视野,更新他们的观念,还聘请市、旗两级党校教师和农牧业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定期讲课,并先后组织200多名后进嘎查村党员干部到喀旗和旗内设施农业、肉牛养殖等基地实地参观,学习种养殖技术,切实增强了他们引领发展、加快发展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龙乡大讲堂”活动,及时将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使广大农牧民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意识,为后进嘎查村的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抓规范,双管齐下夯基础。对后进嘎查村班子整体情况进行深入排查,把建强“两委”班子尤其是调优配强书记、主任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集中教育、组织座谈、个别谈话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软弱涣散的“乱”班子的整顿力度,本着“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对3名工作不力的党支部书记和部分班子成员及时进行了调整。并健全完善嘎查村级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民主议事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班子和干部行为。同时,采取“党委政府拨一点、旗直单位帮一点、辖区企业给一点、外出能人捐一点、嘎查村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50多万元,新建后进嘎查村活动场所2处,修缮加固活动场所5处,改造扩建活动场所7处;充分利用教育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将2处闲置校舍整修、改造成活动场所,并充分发挥活动场所教育培训、办公议事、便民服务和文体娱乐的作用。
理思路,培育产业谋发展。针对后进嘎查村发展思路不清、主导产业不明、农牧民群众缺乏致富渠道的状况,积极协调涉农涉牧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投入发展资金等方面重点向后进嘎查村倾斜的同时,旗直结对互助单位和乡镇党委共同协助嘎查村理清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牧民党员群众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嘎查村实际的致富路子,大力发展以种植、养殖等特色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加大对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并及时组织技术人员送技术、搞培训、帮扶指导。截至目前,共帮扶后进嘎查村筹措发展资金219万元,打配机电井25眼,培育露地蔬菜、育肥牛等各类种养殖项目39个,新发展露地蔬菜2300多亩,日光温室600多亩。
(韩春瑜迟建波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