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宁城县小城子镇紧紧围绕“党员队伍争一流,组织建设上水平,林果产业大发展,设施农业新突破”这一创争目标,采取“听、知、纳、解、促”五项措施,立足“惠民生”开展创先争优,力求把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
听百姓所论所议。小城子镇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沉下基层倾听百姓心声,真正了解群众诉求,“对症下药”,制定群众满意措施,维护社会稳定。活动中采取三种方式听取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舆论动向。一是设立一部“群众热线”,群众有不解、不平的事情,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询问,方便了群众的同时有利的保护了群众的隐私;二是组织干部大下乡活动,深入到村组调研走访,把以往坐在办公室听改变为主动下去听,有效拓展了听政于民的渠道;三是设立专门接待室,明确负责人,做好来访记录,根据所反映事情的轻重缓急分批处理。
知百姓所盼所望。小城子镇通过不打招呼下去走访的形式,全面系统了解村情民意,看群众生活的真实状态,看群众有什么不满意的,看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掌握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并及时将看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制定帮扶措施正确引导。长皋村有着种植林果的自然优势,但由于资金、品种、种植技术和观念等原因,林果产业发展停滞不前,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通过举办林果产业培训班、聘请专家分析发展前景、发放致富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积极引导,调动群众种植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资金问题,多方联系金融部门,指导农户采取多户联保的形式争取小额贷款,有效地解决了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下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蹲点指导,帮助引进新品种,实现品种多样化。经过政府和果种们的不懈努力,现在长皋村1000多亩的林果园区已经建成,村民们走出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纳百姓所思所想。自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小城子镇以党支部为单位,多次开展“我为发展、稳定建言献策”活动,组织群众集思广益,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针对道路修整、社会保障、村级契约化管理、财政情况等几大问题,全镇23个党(总支)支部共征求到群众意见430条。各支部把征求上来的意见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类为6个方面、15项,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的确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解百姓所急所忧。针对群众最迫切解决的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就业难等问题,小城子镇通过指导培训、发动捐款、筹措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群众致富能力,增强致富发展本领,使党群关系更加的密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共为农民群众发放农业科技资料500余份,农业知识手册300余册,全镇共培训农民工2000余人次,对外劳务输出农民工7000多人次。全镇共整修村级公路10万延长米,彻底改善了村级路况,为群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
促百姓所富所强。为切实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小城子镇紧紧围绕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果菜产业、劳动力转移等重点内容,通过开展党员帮扶活动、落实优惠政策、实行典型引路等多项措施,拓宽群众致富途径,为其脱贫致富、改善民生奠定了扎实基础。宁中村结合本村实际,实施了“搭链致富工程”,党总支下设的每个党支部,采取“一带三”的形式,每名支委联系三名产业党员,每名产业党员再帮扶三名困难群众,从而有效发挥党员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全村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全镇农牧业稳步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年内发展日光温室760亩,建标准暖棚370个,冷棚110个,发展食用菌110万单位。投资1300万元,进行中低产田改造1.2万亩,打配机电井132眼,埋设地下管道15万延长米,安装变压器39台,架设高低压线路2.8万延长米。春季补植造林8000亩,其中栽植经济林2000亩。年内建成生猪养殖专业村两个,肉牛养殖小区两处。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张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