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特别推荐 正文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创先争优活动的落脚点在职工群众
内蒙古新闻网  10-12-15 17:3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党委始终坚持“理念要创新、特色要鲜明、工作要实际、成效要明显、群众要满意”的原则开展活动,把是否能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树立正气、是否能够让职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创先争优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标准。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的威信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共产党员在职工群众心中的形象,使职工群众更加敬党、爱党、心向党。

  集民智 让职工群众参与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组织畅通职工群众表达心声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访民意、集民智、听民声。在制定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和载体时,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群众对林区改革发展、社会保障、生产条件、职工增收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将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及时向职工公布公开承诺事项,通报具体活动进展情况,使群众真正了解活动、支持活动。

  棚户区改造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为将棚户区改造工程真正打造成惠民精品工程,林区各地在工程施工期间,成立了由退休职工、技术工人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组,由职工参与严把工程原料、质量关,确保棚户区改造工程质量。今年,林区计划改造棚户区2.17万户、108.5万平方米。目前,多数林业局主体工程已经结束,职工正喜迁新居。

  重民心 让职工群众评议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建立了创先争优活动职工监督评价机制,将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定期公示,定期开展职工群众“听证会”和职工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广大职工群众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建议,使群众成为创先争优活动的观察员、评论员、监督员。

  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创先争优活动已进入了群众评议阶段。各级党组织坚持把走群众路线作为开展职工群众评议的出发点,有序推进职工群众评议工作的开展。为确保职工群众评议工作不走过场,不脱离实际,制定了评议工作的目标要求、评议内容、参评人员范围、评议形式等。同时,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职工群众评议表》,对职工群众评议的意见进行梳理,确保评议工作顺利实施。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参评人员的范围,围绕本单位、本部门在思想认识、工作思路、目标要求等方面进行广泛评议,要求职工群众重点从生态建设、民生保障、党的建设、社会稳定等热点问题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评议的代表性、广泛性。林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本单位、本部门的争创主题和“四强”、“四优”的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心工作,从活动目标是否达到、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公开承诺事项是否完成、工作措施是否得力等方面进行群众评议,做到评议范围广、评议效果实。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创新方式、活化载体,除集中组织测评外,还运用分散测评等方式,确保群众有效参与、评价公正客观、意见诚恳可行。

  解民忧 让职工群众满意

  解民忧,就是多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

  为在岗职工增资是最大的民生。2009年,在金融危机蔓延、木材售价大幅下降、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林管局(森工集团)拿出6000余万元为职工增资,使林区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14088元。今年,预计林区职工人均年工资将达到16000元以上。林管局(森工集团)提出:到林区开发建设60周年——2012年,林区在职职工工资收入将达到呼伦贝尔地区同类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经过林管局(森工集团)新班子的积极协调,从2008年7月起,林业职工全部参加属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医疗保险,与统筹地区职工享受同等待遇。随后,林区职工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也纳入属地统筹。

  林管局(森工集团)建立了19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两年筹集1.1亿元用于帮扶。各单位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特困户调查统计工作,争取让每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特困人员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实现“应保尽保”。目前,林区共有8万余名困难职工群众享受到地方政府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林管局(森工集团)投入2亿多元在全林区范围内开展了“双新”建设,经过广大干部职工一年多的辛勤建设,林区彻底改变了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脏乱差、文明程度不高的落后局面,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组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了解职工群众所忧所思所盼所求,切实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张俊涛)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