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上午,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论坛举行。
来自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和40多名农牧民带头人围绕工矿区、农牧区优势地区、旅游地区和城效结合部的“四种增收模式”以及如何为“四种模式”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财力扶持展开研讨。
本次论坛的举行是伊金霍洛旗引导扶持农牧民创立、尝试多种模式致富的一个缩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伊金霍洛旗启动了实施“城乡互联、村企共建、百村结对、万户帮扶”活动,组织全旗150多个旗直机关单位的5000多名干部与138个嘎查村的1万多户农牧户和社区居民结成帮扶对子,开辟多种致富新模式,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加快,伊金霍洛旗阿勒腾席热镇的46个生产合作社中有39个社的土地全部被征用收储,失地农民再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凸显。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后,将闲置资金和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融入到全旗18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和400多家企业生产中,协调5000多万元资金扶持农牧民自主创业。400多失地农民的工作有了着落,红海子村劳务公司、坤元物业公司等农村经济组织也迅速成长起来。
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引导扶持下,围绕旅游地区和城郊结合部等地区量身定做的新型致富模式也相继推行。札萨克镇整合组织资源提供信息服务,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的村级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农牧民党员信息电子化管理全覆盖和对嘎查党务、村务工作的跟踪服务。门克庆嘎查整合人才资源实施技能培训,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注册公司,吸收200户村民入股,就地转移劳动力300多人。乌兰木伦村率先建立四权四制运行机制,以村民代表大会常设制为核心,畅通渠道,及时吸纳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从生产到生活,党员干部成了活跃在基层传达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多种致富模式的推行让过去村级组织统筹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内蒙古新闻网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