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正文
札萨克镇:发展公司化农牧业 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
内蒙古新闻网  10-12-18 00:2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保持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三农”工作最紧迫最核心的任务。如何保持和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全面、准确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提出的新挑战,也是镇党委政府一直以来最关心的问题。近几年,镇党委政府变挑战为动力,化压力为机遇,牢牢把握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的主动权,坚定信心,抓住关键,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公司化农牧业,加大农牧民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力度,服务农牧民,服务农牧业,保障了农牧民持续增收。

  【基本情况】

  札萨克镇于2005年11月撤乡并镇时,由原来的台格苏木和新街镇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1105.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嘎查村(其中少数民族嘎查5个),127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总耕地面积7.96万亩,其中水浇地6.36万亩,旱地1.6万亩,林、草地面积10.3万亩,共有大小牲畜15.7万头(只)。

  人口结构:总人口20981人。其中农牧业户籍人口20118人、非农户籍863人;常住人口12913人(非农户303人)、外出务工8068人(非农户560人)。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人口转移,共转移人口12806人,其中转移外出8068人,就地转移4738人。目前,全镇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口8175人,其中18周岁以下1004人;18—25周岁1136人;26—50周岁2967人;51—60周岁1505人;61—70周岁837人;70周岁以上726人。

   收入结构:2009年,全镇农牧民总收入2056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其中来自一产(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收入4027万元,占总收入的19.6%,人均达1919.5元;二产(工业、建筑业)收入2221万元,占总收入的10.8%,人均达1058元;三产(服务业、运输业)收入达8113万元,占总收入的39.4%,人均达3867元。其它收入(补贴性收入、养老保险收入等)达到6201万元,占总收入的30.2%,人均达2955.4元。

  2010年截止目前,全镇农牧民总收入23079万元,人均纯收入11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第一产业收入4410万元,占总收入的19.1%,人均达2102元;第二产业收入2484万元,占总收入的10.8%,人均达1183元;第三产业收入9161万元,占总收入的39.7%,人均达4366元。其它收入7024万元,占总收入的30.4%,人均达3348元。经过分析,近几年我镇一、二、三产和其它收入的比例接近于2∶1∶4∶3。

 【农牧业经营现状】

  土地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新中国初期,所有土地“公有公营”,由于土地集体化管理,不能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行,使农牧民长期处于贫困状况,衣食住行都很难解决。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但只是解决了农牧民的温饱问题,由于土地承包到户,土地不利于在更高层次上取得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经营不仅要求解决农牧民温饱问题,更要趋向于优质、高效的现代农牧业发展。传统的个体农牧业已不能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形势,在上述农牧民收入结构上看,尽管来自一产的收入每年都有增长,但增幅不大,在农牧民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因此,从现有的土地运营机制来看,农牧民依靠经营土地再没有可挖掘的潜能,也无法再有质的飞跃,农牧民的收入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根本出路在于改变过去传统的农牧业,寻求合理的经营方式,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我镇部分嘎查村利用资源优势,逐步探索出一些适合嘎查村实际的发展模式。例如:门克庆嘎查依托天然气资源优势,抓住项目入驻机遇,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全民入股,注册成立工贸公司,承揽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年平均创收48万元,农牧民户均增收2614元,年平均输出季节性劳动力287人。查干淖嘎查利用优良的草牧场和特有的砒砂岩资源,以“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建奶站、开砖厂,奶站会员每年分红2000元,村民通过向奶站出售饲草料,每年可获得1000元;砖厂42户股民年户均增收3.62万元,嘎查农牧民通过打工,人均年增收3000元,奶站和砖厂累计转移农牧民380人。高勒庙村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乌兰绿原农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合同种养殖, 2010年完成了300户500亩的饲草料种植,农牧民人均增收1100元。在较短的时间内,尽管这些嘎查村的农牧民收入增幅不大,但已从中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农牧民愿意干什么、向什么方向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公司化农牧业的强大生命力。

  【对策及措施】

  在现行体制下谋求更大的增收发展空间,就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有选择的统一,适度控制分散,发挥适度的规模效应和组织化效应,走公司化发展路子,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公司化农牧业是新型的现代农牧业模式,发展公司化农牧业的目的是要解决就业压力、提高农牧业竞争力、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公司化农牧业的先进性不仅在于能解决大批劳动力就业,而且从根本上转变了农牧业增长方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牧业资源,实现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地制宜组建公司增收

  一是农副产品服务型公司。第一类是适度规模型公司化生产模式。主要面对市场需求,依托立地资源,针对市场需求组建厂站,实现地方农牧民增收。第二类是围绕项目建设带来的人员增加,有针对性提供农副产品的服务公司。例如神华新街能源公司的入驻,将一次性流入职工20000人,我镇提前筹划,积极应对人口猛增带来的农副产品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加快推进像贵勒斯太村禾益农庄的农副产品服务公司建设和镇区周边城郊型农业发展,努力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二是转移型公司。第一类是依托企业和项目的入驻,就地转移农牧民,成立劳务公司。通过成立劳务公司,就地转移农牧民,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依靠入驻企业和项目的发展来带动劳务公司的壮大。在项目入驻的同时,我镇积极带领嘎查村支部,继续以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劳务公司,发展劳务经济。第二类是有组织建设劳务公司,输出就业。成立劳务公司后,加强农牧民培训,使他们变为懂知识、有技术的劳动者,融入公司化农牧业,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  

  三是流通型公司。为服务公司化农牧业发展,我镇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牧区通过组建公司发展物流业,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为农畜产品流通和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有效服务,企业化运作。2011年,我镇将重点加快建设札萨克镇农贸市场,全面促进农畜产品流通。

  招商引资引进公司增收

  一是引进农字号龙头公司,带动农牧民发展合同种养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化经营,发展合同种养殖。2011年,全镇订单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0亩,同时我镇将科学规划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合作化经营土地,提高机械化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二是引进大项目,拓宽就业空间,吸引公司联结就业。我镇把项目入驻作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镇依托突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引进大项目。鄂绒集团马泰壕煤矿、伊泰红庆河煤矿、神华新街能源公司亿吨级煤炭基地、上海华谊集团等一批大型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相继落户。在项目入驻的同时,我镇积极协调,要求项目用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和技术工人,并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形成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

  三是鼓励能人返乡建公司,带领农牧民发展。放宽准入条件,在符合规划、安全、环保、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取消不利于能人返乡创业的有关制度,鼓励返乡创业者回本地创业。建立返乡创业优质服务体系,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返乡创业乡土能人开通“绿色通道”,使其享受招商引资政策,与外地客商享受同样的优惠政策。开展能人创业培训,整合培训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创业者管理能力、生产技能等培训。鼓励返乡能人建立种、养、加、运、服务等多种经济实体,就地转移劳动力。最终实现地方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经济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良好效果。

  非劳力农牧民增收

  一是学历段青少年,要加强培训,教育转移。我镇农业人口中,25周岁以下有2140人,这一人群主体正处于学龄和学龄前阶段,抓好培训教育非常重要,使他们掌握1—2门技术,提高他们增收创业能力,是做好下一阶段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所在。

  二是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要以社保、政策性补贴等收入确保增收。我镇60岁以上老年人有1563人,在保障这一人群增收中,主要通过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保,确保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各类补贴。包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农村低保、五保、老年人生活补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休牧还草补贴及其它政策性补贴。

  下一步,我镇在保障农牧民持续增收上,以公司化运作为核心,以公司化牵头整合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大力培训转移农牧民,力争到“十二五”末,农村剩余人口控制在3000人,其中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1000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