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察右后旗不断拓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渠道,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努力搭建党员服务群众“大平台”。
“结对共建”,搭建机关党员服务群众平台。该旗开展了“千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 102个机关党组织与87个嘎查村党组织结对共建,10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一帮一”或“多帮一”的方式与农村牧区党员群众结对,在信息技术、项目资金、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帮扶。今年共为联建嘎查村帮扶各类物资达430多万元,机关党员干部先后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1700多人(次),送各类慰问金37万元,向贫困户捐助衣物、面粉、农用物资等折合现金12.5万元,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200多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60件。
“包村联户”,搭建乡镇干部服务群众平台。坚持推行乡镇领导干部包村、一般党员干部联户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包村联户党员干部利用经常联系群众的优势,充分发挥“五大员”作用,即:发挥政策方针的“宣传员”、上传下达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致富增收的“领航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服务员”,实现“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用真诚的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今年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60多件,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5000多件,帮助300多户困难群众走上致富路。
“产业党建”,搭建党员能人服务群众平台。创新农村牧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条上,通过村居联建、村协联建、村企联建、部门联村,构建了“组织与产业对接、服务与发展同步”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格局。今年新建党总支2个,支部牵头组建“支部+协会、支部+合作社、支部+产业、支部+园区、支部+基地”等合作组织38个。并将党员能人服务群众发展经济的领域延伸到蔬菜(马铃薯)种植、特色养殖、商贸流通等近20多个产业。在党员能人的引领带动下,该旗30%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体系,已初步形成以奶牛、肉羊、马铃薯、蔬菜和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化格局。
“设岗定责”,搭建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平台。积极引导无职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本着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不断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基层党组织结合无职党员年龄、文化、兴趣特长等基本情况和本地实际,灵活地为无职党员设置岗位。同时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严把党员上岗关、履岗关和评岗关,让无职党员由“无职”变“有责”,在责任岗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共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政策宣传、民主监督、科技致富、矛盾调解等16类岗位,全旗1800多名无职党员都“有岗有责”,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无职党员共完成服务群众承诺具体实事3200多件。(通讯员贺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