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兴安盟:“四心一诺”践行创先争优
内蒙古新闻网  10-12-21 18:10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促进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兴安盟工商局以“尽心服务发展,热心关注民生,用心监管市场,真心转变作风,做好承诺践诺”为主题,有效提升服务能力,践行创先争优活动主题,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尽心服务发展,在促进发展上创先进、争优秀

  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先锋岗”的作用,党员统一佩戴党徽,在醒目位置张贴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请群众监督。紧紧抓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的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兴安盟这一契机,出台了《兴安盟工商局重大招商项目服务制度》,策划、注册登记实行“三提前”、重点指导实行“四告知”、登记注册实行“五项服务”,旨在从行政指导、政策咨询、加强服务等方面积极上手,加大对重大招商项目的服务工作,帮助盟委确定的5个重点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办理了营业执照。目前,全盟登记招商引资企业99户,到位13亿元,注册资金到位率比去年增加210%。其中盟局登记5户招商引资企业,注册资本2.55亿,到位1.85亿元。全盟已有注册商标330件,有内蒙古著名商标11件,新申请注册商标12件,受理商标注册咨询50余人次,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热心关注民生,在惠及民生上创先进、争优秀

  通过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切实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实事。随着供暖期临近,兴安盟12315申诉举报中心积极与乌地区各供热单位客服部门取得联系,与各单位和投诉居民建立供热取暖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解决的办法,加强协调,及时解决投诉居民的投诉问题。目前,全盟共建有消协分会57个,“两站”147个,其中农村100个,城市社区47个,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综合执法信息指挥中心共受理各类消费者咨询219件,申诉75件,举报29件。在4月15日,兴安盟工商局、就业局、乌兰浩特市个私协会、科右前旗个私协会联合举办了“乌地区个私企业专场招聘会”,现场解决268人的就业问题。

  用心监管市场,在破解难题上创先进、争优秀

  倡导党员干部发扬“千家万户、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抓好登记服务、商标服务、融资服务、就业服务、流通服务、监管服务,带头进行拉网式巡查落实专项整治任务,经营者的自律能力的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在解决扰乱全盟经济发展秩序的重点、热点、难点、弱点问题上集中用力,规避市场监管的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坚持合法监管、合理监管、和谐监管相结合,既要保持对制假售假等严重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又要坚持轻微违法行为重在教育规范,做到“惩大奸、诫小过”。

  真心转变作风,在提升服务上创先进、争优秀

  在全盟工商系统以“对照一流差什么、学习先进比什么、立足岗位干什么”为主题,积极开展了“党员服务周”活动,广泛开展了“党员先锋”大讨论活动。抓好“五个围绕”即,围绕项目建设抓优质服务、围绕经济发展抓引导规范、围绕商标战略抓品牌培育、围绕工商职能抓经济秩序,围绕发展环境抓队伍建设,组织全体党员立足自身岗位,找准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努力形成政通人和、工作热情高涨、精神面貌良好、和谐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激发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干事创业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抓好承诺践诺,在增强动力上创先进、争优秀

  在科右前旗召开的全盟工商系统创先争优暨“四心一诺”实践活动活动现场会上,对“百名党员示范先锋岗”进行了命名并授牌仪式,基层党组织代表和党员代表进行了庄严承诺,增强为民服务公信力。通过“两承诺”(向上级党组织承诺,向群众承诺)“四公开”(责任公开、事项公开、时限公开、结果公开),确保承诺内容、事项、时限和目标具体实在,简明扼要,切实可行,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推行承诺多样化,创设履诺多岗位,实行问诺多途径,开展评诺多创树。抓好“承诺、履诺、问诺、评诺”四环节,让党员在活动中有目标、有责任、有监督、有标杆,不断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赵新友)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