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兴安盟委党校发挥党员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岗位职责的不同需求,念好“快”、“实”、“新”三字经,满足党员干部培训在扩展知识、增进技能、提升素质等多方面需求,提高了党员干部培训的时效性、实践性和新颖性。
突出一个“快”字,提高培训时效性
为使全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掌握国际态势的新变化,国家的新政新策新方针和区情盟情的新动态,立足党校宣讲特点,在中央、自治区、盟委重要会议结束后,在第一时间组织各类专题培训研讨班,鼓励教师从最新的政策、方针出发,立足盟情实际选备课程。及时选派专业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自治区党校和其他高等院校,听取专家、名家讲座,及时更新知识层面,扩展信息量,从更高层次,更宽范围学习并把握好会议精神。在学习归来后,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集体备课,及时将所学成果,分领域、分专业、分专题的在主体班次或短期专题研讨班中宣讲,向广大领导干部解读会议精神。今年,已累计选派16人次到各高等院校进行学习;举办了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题研讨班等为代表的各类专题培训班18期,培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有效帮助全盟领导干部们及时、准确把握形势,正确科学作出决策,提高了培训教学的时效性。
注重一个“实”字,提升教学实践性
将理论教材这本“有字之书”与盟情实际这本“无字之书”相结合,注重增强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加强领导干部各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从盟情和党校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盟委的中心工作,针对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撰写专题论文和调研报告,有效发挥党校在全盟科学发展中的理论支撑和参谋助手作用。今年,盟党校的两篇“农牧业产业化问题”调研论文获得了盟级领导的签批赞赏,并获得了自治区党校系统第四届科研工作评选第二名的佳绩,这是对党校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激发了广大教师研究盟情的热情。为了使领导干部更好地了解兴安盟的实际情况,在主体班次的菜单式教学中开设了盟情专题版块,有各领域、各专业盟情专题课程40余讲,并与其他部门联合组织学员,深入基层各地开展实地拓展教学和调查研究,加深了领导干部对我盟历史文化、盟情实际、未来发展的了解,坚定了推进我盟发展的信念和信心,提升了培训教学的实践性。
紧扣一个“新”字,增进教学新颖性
在课程设置上,继续在主体班次推行干部教育培训“菜单式”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了“因需施教”的干部教育培训新模式。学员根据自身需求,在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盟情实际五大教学专题板块中自主选择课程,学校根据学员所选情况,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组织专业教师,分版块、分专业、分领域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既提高了教师备课授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也提高了学员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了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双向提升。在教学内容上,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盟委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工作,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因材施教,着重提升党员政治理论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民主管理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为盟委政府决策提供直接的智力支持和政治基础。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广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模拟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远程式教学、小组讨论、实地考察及经验交流等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增进了培训教学的新颖性。(赵新友 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