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闻网首页 - 新闻 - 评论 - 信息 - 旅游 - 楼市 - 汽车 - 女性 - 美食 - 教育 - 招考 - 理财 - 经济 - 播客 - 博客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和林县:山沟沟也能变成聚宝盆
内蒙古新闻网  10-12-31 17:1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羊群沟乡地处南部山区,全乡辖地面积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占十分之一,常住人口4000余人,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足10人,这里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这样的自然和生存条件,贫困落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当记者在羊群沟乡党委书记如数家珍的介绍下,在亲眼目睹了山区里农民勤劳的生活后,不禁让人感慨,这山沟沟真要变成聚宝盆了。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羊群沟乡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乡”的活动主题,结合实际,确定以“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为活动载体,全乡11个党支部、128名党员就为民办实事进行了公开承诺,有68名党员参加了设岗定责,并切实发挥了先锋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掀起干事创业的新高潮。引领在前的党员凝聚着群众致富的希望,摸索到致富经的羊群沟乡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领头羊”带领发“羊财”

  还没有到羊群沟乡圪洞坪行政村圪洞坪自然村就听说这里只有十户人家,脑海里就浮现出稀疏破败的景象。峰回路转,呈现在眼前的小村落却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整齐的大棚,宽敞的羊圈,气派的砖房,在山窝里竟有这样富足惬意的生活,不禁让人想一探究竟。

  原来,肉羊养殖业一直是羊群沟乡立足山区实际发展的主导产业,圪洞坪村自2004年9月成立了肉羊养殖协会, 2009年该协会依法变更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绿宝羊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肉羊养殖生产资料的购买,肉羊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与肉羊产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并注册了“羊群沟”商标。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大幅度提高了科学饲养肉羊的水平和积极性,全行政村肉羊存栏数量由最初的2700只增加到目前的12000只,100只以上基础母羊养殖户达到48户,人均养羊纯收入达到了3200元。2009年年底该合作社被自治区农牧业厅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圪洞坪村程俊亮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承诺“肉羊养殖示范岗”的一名老党员,也是圪洞坪村肉羊养殖合作社的会长,他与村里其他5户农民,于去年投资8万元新建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走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之路,加快致富步伐。今年4月投入使用,截至6月末,饲养量达到532只,已出栏肉羊342只,收入达到16万余元。在老程所在的肉羊养殖小区的带动下,合作社已在全村发展百只以上养羊大户12户,50只以上养羊大户45户,商品羊全部经合作社联系销往山西、北京、呼市等地。

  马铃薯“藏”起来的学问

  肉羊养殖和马铃薯种植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两本经。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羊群沟乡党委决定唱好种植马铃薯的重头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全乡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占全乡耕地面积的1/3,截至今年6月收购及销售马铃薯3万吨,产值达6000万元。

  羊群沟乡应子沟村村支部委员、马铃薯种植合作社会员云素梅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女强人,是当地的马铃薯种植大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她是“马铃薯种植示范岗”的承诺党员,为解决以往销售期限短、集中上市的问题,云素梅决定扩大自家马铃薯贮藏窖的面积,扩建后贮藏能力提高到1500吨,这样不仅可以为前来收购马铃薯的商家提供便利的装运条件,还可以延长贮藏期,实现鲜薯增值。在她的带动下,全村新建贮藏窖40余座,实际贮藏能力达到1200多吨。

  为推动马铃薯产业长足发展,今年8月,羊群沟乡成立了长丰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是全县第一家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羊群沟乡马铃薯经纪人贺长有等6人发起成立。该合作社的成立,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价格谈判、规模经营、打造羊群沟马铃薯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着巨大的助推作用。今后将有更多的农户加入其中,为羊群沟乡发展马铃薯产业形成巨大合力。

  瞧瞧乡里的新“风景”

  在羊群沟乡东南部的石质山区,山大沟深,生态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落后,村民人均耕地10亩全部为旱坡地,粮食平均亩产量100多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许多村民仍住在解放前后挖掘的土窑中,人畜饮水仅靠一条小溪维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彻底改善他们的生活,羊群沟乡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共搬迁248户、845人,全面实施异地搬迁。在距羊群沟乡政府所在地不到1公里的西沙洼村,羊群沟乡新建一座移民新村——裕强新村。这里可以集中安置100户移民户居住。迁入户不仅可以享受住房补贴,住上沼气入户、通电通水通电视的新家,还可以分到5亩耕地,通过乡党委、政府的补贴扶持建棚圈,多措并举保证移民户移的出、稳的住,富起来。目前首批移民户已经确定,预计年内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明年可以入住。羊群沟乡作为县委、县政府“收缩转移集中”战略先行试点,将稳步全面推开移民工作,使更多的偏远村民过上新生活,在全县作出表率。

  在大湾行政村,一条蜿蜒的水利枢纽凝聚了农民丰收的新希望。通过前两年建设,长达1600米的大湾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已经竣工,新增水浇地1800多亩。为扩大收益面积,今年经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争取,续建大湾水利工程,修筑主干渠1000米,支渠2000米,工程日前已经完工。可新增农作物灌溉面积1500亩,按每亩纯增收入200元计算,明年当地农民即可新增纯收入3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羊群沟乡还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目前引进多家石材生产加工企业;龙源内蒙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和林示范风电厂也已经开始施工,预计今年土建和风机基础基本完工,明年就可以在羊群沟山头上领略到风机转动的壮观美景了。(顾薇 赵明升 王新文)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