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根河市:创先争优领导“望闻问切”点评更给力
内蒙古新闻网  11-01-06 15:03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根河市在创先争优领导点评环节中,采取“望、闻、问、切”四种方式开展点评工作,注重“查、测、说、点”效果,切实提升基层党组和广大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动力。

  望表知里,将实情“查”出来。创先争优活动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体现在信息报送、材料归档、承诺履诺、台账建立、机制运行等各个方面。根河市在领导点评环节中,由“望”入手,按照“六个是否”的标准,严格进行检查,为点评奠定基础。在信息报送方面,严格按照《信息报送制度》要求核实宣传报道是否具有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在材料归档方面,着重检查市级下发、本级转发、本级下发的各种文件等是否齐全;公开承诺方面,视察是否营造良好的创先争优氛围,如承诺上墙、明显位置制作标识等;践诺台账方面,查看台账建立是否科学完备有效,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行为;在包联结对履职尽责方面,是否真正发挥帮扶示范、引领带动的作用;从民情日记记载方面,是否具有连续性真实性和时效性,是否体现对党组织的高度负责和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

  闻民之声,把民意“测”出来。创先争优深入人心,要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具有发言权。根河市在领导点评环节中,深入基层群众进行走访调研,用“腿”行动、用“心”听诉、用“脑”思考,广泛听取基层居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活动开展以来践诺履诺表现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点评中,市级指导组和本级指导组每到一处,都以采取召开群众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建议。根河市根据本地实际,制作《创先争优活动党员公开承诺践诺群众意见表》,将涉及到基层党组和党员承诺内容、履诺情况及创先争优活动整体评价等事项,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类型,由群众自主填写、客观评价,测评结果将作为创先争优活动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

  问道基层,让疑惑“说”出来。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应能够实现主动与被动的角色转换,更好地提高自身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点评前,市委指导组与基层党组班子成员采取“四问四谈”的方式进行前期摸底,做到评有依据评有方向。一是“问认识谈感受”。活动开展已半年多,各基层党组和党员对活动的开展都有自身的认识,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了全新的感受,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更足、积极性更高。二是“问成果谈动力”。各基层党组和党员通过公开承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为地区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三是“问疑惑谈打算”。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党组和党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疑惑,如“创先争优为什么”、“如何更好地创先争优”、“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等问题,带着问题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四是“问思路谈发展”。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各基层党组在活动中逐步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投身到“十二五”的建设中来。通过座谈,各基层党组和广大党员说出心声,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仰,使市委更加准确地了解基层发展动态,为下步工作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切中要害,把实质“点”出来。创先争优领导点评不应拖泥带水,要直接切入主题,直指要害,切实评出实质。根河市在点评中分别采取“汇报会议现场点、专项工作集中点、谈话个别点、网络媒介创新点”等四种点评方式。汇报会议现场点:指导组召集基层党(工)委负责人和党员代表召开党内民主生活扩大会,听取党组织、党员代表的汇报,结合地区实际、社会发展现状和活动进展情况现场进行点评。专项工作集中点:根据本市各部门实际和工作需要,就全市部门单位专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由主管领导进行集中专门点评,并跟踪督促工作落实。领导谈话个别点:市委指导组组长、基层党建负责人和支部负责人按照包联结对的工作要求,对在活动中表现不佳、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的党员进行个别点评,做好“一盘棋”工作,确保全市创先争优活动齐头并进。网络媒介创新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点评方式,分别采取电话、短信平台、电子邮件、QQ交流群等多种媒介及时了解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评。(通讯员魏俊志)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