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住呼和浩特市学府花园的王霞打来电话说:“现在的物价压力比较大,蔬菜价格居高不下,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老百姓真是吃不消啊!”
【背景】
2010年,消费价格总水平特别是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加大了百姓的生活压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11月份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创28个月来新高。为稳定物价,中央和我区相继打出调控组合拳,自治区政府提出对低收入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解答】
人大代表彭继远:稳定物价,就是要实现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大农业、大商业就为实现农超对接做准备。政府要有大农业、大商业的意识,只有建立了大农业,才能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农民才能真正增收。没有规模化的种植,那这个地区的功能就差了很多,比如集散功能。
大商业要建立完整的商业体系和供应链条。要保证食品安全、价格公道,政府必须要投资,做好大商业这篇文章。政府要投资建立大型、中型的供应网点,即菜市场,以保证市民的菜篮子。菜市场建好后,应以自营为主,而不是以租赁为主,这样菜价自然就下来了。现在的市场、超市都是企业投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没有投资,去管人家,人家不听啊!
政府要对菜篮子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它不该是纯企业性行业,而跟学校、医院是一样的,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政协委员刘朝侠:我们内蒙古的物价和全国物价相比偏高,通货膨胀的影响尤其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内蒙古居民和北京居民总体收入相差甚远,但是内蒙古目前的物价水平直追北京甚至某些领域已经超过了北京。这将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控制通货膨胀已经刻不容缓。
虽然内蒙古的GDP连续8年增速全国第一,但是我们的经济总量不够,经济整体发展不是很好。同时,内蒙古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关民族团结、和谐稳定大局,更应该将物价、房价控制到理性的价位上来。
我建议:政府采取多种渠道,尽快合理地解决,将物价尤其是菜价和房价控制到理性区间。可以尝试的措施包括建立菜价高涨问责政府制度,严禁建设用地占用农田,政府严格控制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大力控制房价高涨造成的资产泡沫,增长民众工资收入,给没有工资收入的民众以相应补贴等。希望可以将内蒙古的物价控制在全国平均物价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