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1年内蒙古两会专题 > 代表委员畅谈十二五 正文
思路清晰 蓝图宏伟 振奋人心
内蒙古新闻网  11-01-19 11:4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北方新报  
 

  昨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组织代表团全体审议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从走富民强区之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等11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代表和委员们纷纷表示,十二五规划思路清晰、蓝图宏伟、振奋人心。

  人大代表杜梓说: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保持快、突出好、往大做、往深做、往精做、往高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做大经济总量,做大产业规模,做大城市体量;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强化科技、人才和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素质;融入国际化、现代化,推动要素重组、聚合和再造,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此外,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要做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多元支撑等工作。改变煤炭“当家做主”局面,大力发展汽车、装备制造、PVC深加工、陶瓷、氧化铝、羊绒、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农畜林沙、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强化沿河沿线工业园区、全力以赴抓项目、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人大代表吴爱国说: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个提法很好,很有高度。作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一大批老员工退休退不了、上岗上不了,造成企业负担太重。据初步统计,仅鄂尔多斯市就有2万多人是从老国有企业转到民营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的。这些人大多文化低、年龄大。企业转型后,老员工跟不上企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又不到退休年龄,处境十分尴尬。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解决这批职工的退休问题,哪怕企业多出一些养老保险金也无所谓。我们相信,这一问题,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解决。

  政协委员塔娜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从“大”到“强”,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说明内蒙古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在战略高度上做出了调整。现在,我们内蒙古没有能够真正代表民族地区的演出品牌,以致让很多人形成误解,以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舞蹈、一首歌曲等简单形式的演出。其实,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必须注重一个整体品牌的发展,需要通过多元、综合的形式表现,不仅要满足文化市场的需求,同时要能够真正代表、弘扬我们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产业引导基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领域。完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扩大文化产业开放。加快文化人才培养与引进,重点选拔培养高层次拔尖人才、专业领军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我们文化单位普遍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政协委员苏优乐玛说:我来自草原深处的新巴尔虎右旗,是一个地道的牧民,十二五规划中,只要是涉及农牧民的内容我都认真做了笔记。如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给农牧民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急需的全科医生培养,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等等。还有,建立健全盟市、旗县、苏木乡镇三级土地和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机构,可以帮助广大农牧民科学合理参与收益分配。细看这些举措,让我们对未来5年充满希望。特别是富民与强区并重这一提法,更让我们觉得政府对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给予了高度重视,我们农牧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记者 李国萍 徐亚军 刘晓君 郝少英)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