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住呼和浩特市交通学校家属院的孙先生打来电话说:“近几年,随着我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呼和浩特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了,有时开车或者打车去某个地方,还不如骑自行车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现状,成为政府与每个市民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呼和浩特市城区交通现状不能进行大的改动和长远规划,5年后将出现更为严重的交通危机。”
【背景】
目前,呼和浩特市每天机动车的增长量在300辆左右。截至2010年底,呼和浩特市机动车(加上周边地区上牌照的车辆、驻呼部队和武警等单位的车辆、在呼经商居住的外地人车辆等)已达50多万辆,比2009年同期增加8万多辆。而近两年,呼和浩特市城市道路的发展增长速度只有5%。
【解答】
人大代表杨建一:交通拥堵不仅是民生问题,实际上它已经影响到了我区的经济发展。现在不光是市里堵车,高速公路也在堵,而且很严重。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要解决市里的交通问题,首先要拉大城市框架,降低城市楼房的密度。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建设存在一个问题:总是在原来的地址上拆拆建建。以长乐宫一带为例,如果那里的楼房都住满了人,人们步行上下班道路都会很堵,更不要说开车了。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优化道路资源,完善市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立体交通;加快市区路网改造工作,分散城市职能等。市民也需要转变观念,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政府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增加公交专用车道,并在车流量大和人流量大的路段继续增设公交专用车道和单行车道。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是目前世界各国缓解交通拥堵的共同选择,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都在60%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此外,我区高速公路的标准也很低,应该改扩建,专门规划出重型货车的行车道。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政府部门需要用系统的眼光、战略的眼光、前瞻的眼光来制订相关法规、政策和城市规划。
政协委员姜月忠:现在,首府呼和浩特的交通问题很突出,交通拥堵、秩序混乱、运输效率低下、出行不便等问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市民们都有切身体会。而其他盟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对而言,呼和浩特市的人口并不是很多,城市也不是很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源于规划,呼和浩特原本是个老城区,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老区和新区的建设并没有衔接好,老城的改造不是很成功,新区建设的大框架虽然拉开了,但是能为城区发展提供相应公共服务的医院、学校等建设跟不上,规划不够合理。其次,运输方式不平衡,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的发展严重失衡。私家车数量增长过快,公交车效率低,出租车总量不多、使用率低。此外,一些市民的交通意识不够高,交通管理欠缺,也影响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我建议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区的建设和改造,考虑相应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管理上改善收费、打车的政策,比如拼车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打车难的问题,提高出租车的利用率;适当控制私家车的数量,增加其运营成本;注重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更要注重小街巷、死胡同的改造和建设,整体上形成四通八大的网络交通框架。此外,还可以借鉴欧美一些国家的经验,将市中心占地较大的医院或学校开放,将其中间设置道路通行,让车辆无障碍通行,也可以缓解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