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1年内蒙古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正文
王喜莲:加大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推广力度
内蒙古新闻网  11-01-21 11:31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北方新报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和武川县由于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的持续发展。而发展节水滴灌技术是山丘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来自武川县川宝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王喜莲代表,建议政府加大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

  王喜莲说,马铃薯是山丘区农民增收的主栽作物,根据2010年对马铃薯膜下滴灌项目区的调查,滴灌项目区种植的马铃薯平均单产达到4843.2斤,比同等地力、肥力、同品种旱地种植的马铃薯增产3993.2斤。马铃薯膜下滴灌项目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普通水浇地马铃薯相比节水80%左右;提高养分利用率7%-14%,肥料投资减少30%左右;通过土地整理,田间不修渠,土地利用率提高5%-7%;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工费20%左右,节约生产成本及人工费每亩折款300元左右。而节水滴灌每亩造价1500元,地下大的管网设备使用可达30年,地下小的管道可使用15年,地上滴灌毛管使用8年。王喜莲建议全区每年发展节水滴灌50万亩,政府每亩补贴500元,并将此项补贴列入财政预算,从而加快自治区高效节水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