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全面调动各级群团组织的力量,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群团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切实做到了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先进共创,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促、目标一致的创先争优工作新格局。
党建带群建目标明确努力干
一是思想上带,增强党的向心力。加强对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加强群团党建工作。定期给团员青年、职工、妇女上党课或作专题讲座,组织他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团员青年、职工、妇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以党的思想建设统领群团思想建设,以党的作风建设带动群团作风建设。并设立政治辅导员,通过学习党内文件、上党课等方式,加强正面教育和政治引导。建立党建带群建责任制,督查考核群建工作。
二是组织上带,扩大党的影响力。加大组建力度,健全群团组织网络,不断扩大群团组织的覆盖面和工作的覆盖面。充分利用党建工作优势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推动群团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进一步健全农村、街道、企业、社区的群团组织网络,重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兴经济组织的群团组织建设,把群团组织网络延伸到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构建出基础稳固、组织健全、工作活跃、作用显著的群团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有效地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三是工作上带,提升党的凝聚力。旗委建立由组织部牵头,旗总工会、团旗委、旗妇联等部门组成的“党群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群团工作例会,支持和帮助群团组织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领域。旗委组织部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定期走访、随机抽查,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群建助党建人多力大声震天
一是落实双培双带,开启党建活力之源。全旗群团组织大力开展“双培双带”工程,在发挥党员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在坚持党员标准的前提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发展的447名农民党员中,致富能手达394人;在致富能手的帮扶下,全旗共有389名原来较贫困的党员走上科学种植、养殖等项目的致富路。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先后有217名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加强农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他们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增强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二是注重党员培养,铺就党建坚实之路。把造就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行了“双向”推荐制和群团推优制,拓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渠道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做到“四个优先”,即高学历优先、年轻优先、一线优先、妇女优先。重点是将农村退伍军人、高考落榜生、能够带头致富、文化层次较高、积极上进的青年等吸收到农村党员队伍中来,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目前农村党员4738人,妇女党员1761名,高中以上学历党员5107名。
三是加大推优力度,奠定党建发展之基。旗委坚持把加强工会、团旗委和妇联职工队伍、青年干部和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配齐了旗乡两级工会组织、团组织和妇联领导班子,健全完善了旗级部门和单位、148个行政村的工会组织、团组织和妇女组织。扎实推进青年和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旗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和女干部选拔工作。目前,全旗各条战线有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50名余名,全旗村级党组织妇女干部配备率达100%。进一步优化了村级班子结构,激发了班子活力。
党群共建众人划浆开大船
一是坚持队伍联抓,实现党群共建统筹发展。全旗各级党组织和群团组织不断强化领导责任,努力消除群团组织的空白点,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群工作”。会同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认真研究制定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促进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创先争优紧密衔接、相互协调。采取召开座谈会、工作推进会和经常性督查、随机性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坚持阵地联用,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按照“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群众组织”的要求,按照“支部+协会+群团组织”、“妇代会+协会”、“团支部+青年中心”的模式,不断扩大党群组织工作覆盖面。把村、社区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青年活动室、妇女活动室整合为一块阵地,把群团组织的活动纳入到党组织活动场所中,由党群共建组织共同筹划、共同建设、共同使用,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一室多用”功能,切实把阵地建成集议事决策、党员活动、便民服务、业务培训、民事调解和职工维权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三是坚持工作联动,实现合力共建同步发展。2010年以来,旗总工会联合团旗委和妇联设立惠民帮扶中心,帮扶工作也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创业转变,大力投放创业贷款,今年以来,已使47名下岗贫困职工实现再创业。并联合农机服务中心专家为那吉村20多名青年农民提供食用菌的全部技术支持,成为青年农民致富新路子。带动了全旗187名妇女创业激情,涌现出以妇女为主的科技示范户4792户,妇女创造的产值分别占全旗农业乡企总产值的46%以上。(通讯员于静 王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