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四节气,表示天气严寒,最寒冷的时期到来。
2010年1月20日,也就是大寒这一天,得耳布尔地区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8℃。
吃过早饭出门时已过8点了,天白茫茫的,周围也是白茫茫的,看不出是烟是云,是阴是晴。当地人说,天冷气压低,烟升不上去,10点钟以后烟才会慢慢散去,天才能“透亮”。
贮木场的职工不管啥天,我们到场区时他们已是一片忙碌。男职工须发皆白,像个雪人;女职工裹着围巾,呵气形成的霜几乎盖住了整张脸,连长得什么模样都看不清。贮木场党总支书记孙彦庆说,这两天车多,工人们都是挑灯“夜”战。天黑得早,也不分什么早晨晚上了。
进了办公室,暖和多了。孙彦庆说,我们场创先争优活动与工作紧密结合,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在党员之间开展“比学习、比干劲、比创新、比贡献”活动。还开展了“党员金点子”活动,党员提出合理化建议30多条,为企业创造效益20多万元。
应我们的要求,孙彦庆请来了贮木场一队的党支部书记沙广生,一个高大的汉子。听说我们要了解“党员活动日”的情况,沙广生说,我们每个月都抽出一天时间组织党员进行活动。这个月是在5号,主要是清理大铁沿线的垃圾,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都参加了。上个月,我们到患病职工张君家收拾院子、劈烧材,回去后还组织全队职工为张君捐款1290元……
说到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沙广生说,我们成立了党员包车组,无论是归楞还是装车,这个组都是做得最好的。另外,队里的几名党员,都是技术突出、业务过硬的主力干将,职工都佩服他们。
走进林业局总务处,感觉办公楼里有些冷清。党总支书记肖炎伟告诉我们,主任等一干人都去锅炉房了,坐在办公室里不放心。肖炎伟说,全局的供暖都在我们这儿,一出事就关系到千家万户,谁也不敢有一丝疏忽。特别是到了大寒,最冷的天全在这一阵儿,全处的人压力都大,主任更是天天如履薄冰。
“辛苦我一个,温暖千万家”的标语贴在锅炉房的墙上,工人人正忙着推煤。为了实现“温暖千万家”这句创先争优活动中提出的承诺,锅炉队从夏天就开始进行固定炉排梁、鼓风机等多项技术改造,为全局职工家属过上暖冬打下了坚实基础。锅炉队的队员们说得最多的是他们的队长戚振西。戚队长2008年被查出原先性肝癌,除去哈尔滨治疗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在2010年锅炉并网改造和管线连接工作中,戚振西几次因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差点晕倒在工地上,却仍带病坚持工作。他的精神深深打动着队里的每一位职工,职工们说,有队长这样的党员带头,苦点累点我们不怕,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战胜。
大寒,天真短。下午3点40分,太阳就隐没在了山后面。而我们此时还在去万年青林场516小工队的路上。简易运材路难走,雪又大,越野车也只能缓慢地行驶。
下午4点半,天已经黑透了,车窗外只能隐约看到大山的轮廓。感觉车猛地向左一拐,停住了,516工队到了。眼前红通通的,下车一看,原来院子里左右两侧整齐摆放着12只冰灯,蜡烛的火苗在冰灯内跳动。在罕无人迹的深山,在寒冷的冬“夜”,这跳跃的灯光让人感到了温暖和亲切,还有内心的感动。
“‘给队友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是我们工队联合党支部的承诺”,工队党支部书记范森在帐篷里边沏着茶边说。
这里真像个家。两条地火龙分别从南北床铺下穿过,屋内无烟无灰,温暖如春;棚顶和墙壁是绷得紧紧的白地蓝花的塑料布,洁净而淡雅;地上铺着地板革,职工收工先在换衣间更衣,然后穿着拖鞋进入休息室;29英寸的电视嵌入墙中,能收看50多个频道;厨房与休息室隔开,炉子上八个砂锅炖得滋滋做响、香气扑鼻……
“院里为什么点灯笼啊?”有人问。
“逢年过节都点。今天是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当节日过。”范森笑着答到。
外面一阵喧闹,范森说,工人们收工了,咱们上菜开喝,庆“大寒”!
“大寒”是值得庆贺。因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内蒙古新闻网赵文萃 通讯员张俊涛 马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