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岭是大兴安岭南坡最高的山峰之一,海拔1456米。雄浑廖阔,人迹罕至,远远望去便让人心生敬畏。岭顶有一座嘹望塔,它是绰源林业局森林防火嘹望工作最重要的一双眼睛,担负着31万多公顷林地的防火嘹望监测任务。
摩天岭是雷击区,1992年,摩天岭上的第一任防火嘹望员不幸被雷电击中,光荣殉职。从此,摩天岭上的这座嘹望塔就成了人们望而生畏的地方。
几天后,老颜作为第二任防火嘹望员蹬上了摩天岭。
深山里的孤寂,和夜半凄冷的风声,让人心生恐惧,颜士文想退却,想离开,但是就在颜士文还没来得及下山的时候,一场无情的森林大火坚定了他一辈子要在这里守下去的信念。他说:“你不干、他不干,这活儿总得有人干”
为了守护好这片绿色,颜士文选择了坚守,选择就意味着付出,这一守就是18年,守到了黑发变成了秋霜。
每次上摩天岭,从局址出发颜士文都要骑2个多小时的摩托,到了山脚下,把摩托车藏在路边,背着自带的食物爬3个小时的山路,还要攀越一段坡度在70度以上由364个台阶组成的云梯才能到达岭顶。一日三餐成了他不小的负担:吃粮还好办,背上来一袋米一袋面够吃一个月的,青菜放不住每次只能背上来一点儿,多数的时间颜士文的餐桌上就只有土豆、白菜了。最难的就是吃水,1456米的海拔,不可能打井,没办法,冬天他只好化雪水饮用。春天到了,冬雪融化,难喝的雪水也没有了,其它季节他就到山下6公里处的河边取水,往返一次要用6个多小时,一次只能背50斤,精打细算着用也只能用3天。每周取两次水,风雨不误,18年,老颜已在这条小路上负重行进了42000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行走两圈还要多。
然而和生活条件的艰难比起来,更难耐的还是精神的孤寂。18年就颜士文一个人呆在摩天岭上,春秋两季防火期都在3个月以上,他除了没粮没菜回局址一趟,平时就坚守在摩天岭上。本来,夏冬两季不用防火嘹望了,可是转播台也设在摩天岭上,夏季需要无线电转播、冬季木材生产需要转播生产信息,所以,一年四季颜士文都得在摩天岭上继续他的苦乐人生。每当孤独寂寞的时候,他就会坐在塔边一个被雷劈的酷似椅子形状的树桩上,眼巴巴地往山下的岔路上看,希望能看到人、车的影子。时间长了,他和这把“椅子”有了感情,戏称这是他的“龙椅”。
为了减少生活的孤独与寂寞,老颜每天都把自己安排得很忙碌。他常和家人说,局里领导和其他同志常来看望他,是他最高兴的时候,但他没说,每次告别后,望着那些渐渐远去的背影,他是怎么的一种酸楚。
在摩天岭上工作,不光艰苦、寂寞,还有一定的危险性。2003年夏天他也有一次被雷击中,差点没丢了性命。摩天岭山高林密时有野兽出没,多次熊口脱险的经历让他养成了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留一扇窗户的习惯。
每到春秋森林防火期,瞭望火情就成了颜士文最重要的工作。白天,他连吃饭都不离开眺望塔和望远镜;夜里,他怕自己睡得太死,睡得时间过长,就把平时不舍得用的水在睡前猛喝一通,然后一次次让尿憋醒,以此保证观察火情。长期的磨练,他不但练就了一身火情瞭望的本领,而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物节律——风停他睡,风起他醒。春秋季节大兴安岭林区风大物燥,有时五、六级大风几天不停,颜士文就在瞭望塔上摸爬滚打几天,时刻注视着脚下的万顷林海,定期向林业局汇报观察到的情况。18年来,颜士文一共发现火情50多起。每次火情,他都能及时发现,并在第一时间发出火警,准确报出起火地点、火势、风速、风向。为此他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一个看似简单的热爱,一名务林人的执着追求,颜士文用生命的光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他心中的绿色家园。为了守望这片绿色,护卫这片林海,他受尽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艰难困苦,默默无闻的奉献着,用自己的执着、信念和毅力感动着大森林,感动着大兴安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