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活动专题 > 呼和车站中心派出所宣传专题 > 先进事迹 正文
集宁所团支部取得春运查缉开门红
内蒙古新闻网  11-02-18 17:5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呼和西场派出所  
 

  公安处团委“一团一品战春运”活动开展后,集宁所团支部牢牢把握大站缉逃优势,将查缉逃犯作为强化阵地控制和保“春运”安全的有效举措来抓,外勤组与治安组青年民警在工作岗位上摆下了查缉擂台,争当缉逃能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全所青年民警缉逃工作潜能,取得了查缉工作的“开门红”。

  一、紧抓时机,营造氛围

  按照公安局、处党委进一步加大站车查缉工作力度的要求,集宁所团支部在所党支部的带领下,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专门召开了春运追逃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集宁站地处京包、集二线路交汇,周边辐射广、客流集中等特点,要求全所青年民警要充分利用“两节”前后逃犯回家探亲心切的规律特点,紧紧抓住有利的关键战机,在“严、勤、细”上下功夫,努力抢占全年追逃工作的先机。在派出所党支部的精心安排下,青年民警在车站候车室摆下“战场”,外勤组青年民警负责候车室南厅,日勤组青年民警负责候车室北厅。派出所所领导亲自带班,以身作则,盯靠一线,重点加强对追逃工作的督导。

  春运期间,派出所所长陈雁、政委李耀文在客流到发集中的时间段,坚持轮流盯控现场,强化专项督导,与民警共同查缉,严格落实追逃工作各项措施。治安组青年民警苏俊伟、王振每日不知疲倦地工作,查缉、比对、落实、询问,哪里工作最忙、最紧张,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在日均客流3500-4000人的车站里,两人日均比对量近1000人。

  二、抓好结合,挖掘潜能

  查缉追逃与日常勤务相结合。根据每天列车到发时刻和客流变化,集宁团支部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查堵”的原则,以候车室、售票厅、出站口为重点区域,以早、晚交接班时间和重点列车到发时间为重点查缉时段,除在候车室进口通道设专人执机比对外,要求治安组青年民警岗位勤务延伸,结合查危防爆、客票调查和日常巡视,开展流动巡视查验,进一步拓宽工作视线和范围,不留追逃盲区。

  正面引导与考核激励相结合。为保证查缉追逃工作健康有序开展,集宁所一方面通过集中学习、领导点评等方式,宣传站车缉逃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培养、提升青年民警查缉追逃意识和查缉识别能力;另一方面引入考核激励机制,把追逃工作作为民警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表现突出的民警进行奖励,不断激发广大民警的进取心。

  三、形成合力、齐抓共干

  青年勇于争先、力争上游的精神,使集宁所的缉逃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也影响到派出所其他同志,不管是在售票处、进站口,还是在候车室、站台上,各岗位民警都能忠实地履行职责,坚持干好本岗位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支持缉逃,不使缉逃的同志分心。在派出所的大力支持下,青年民警通过辛勤工作换来丰硕战果,外勤组、治安组青年民警你追我赶,赛出了成绩,比出了精神。

  外勤组缉逃先拔头筹。外勤组女民警陈彬,是2010年8月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我处工作的一名新民警,由于以前没有接触过缉逃工作,她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查缉要领和比对技能,看眼神,查物品,听方言,观神色,她利用一切场合、一切机会学习查缉比对技能,一个班在缉逃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唯恐漏掉逃犯。大家看她工作很辛苦,劝她休息一下,她说:“虽然我是个女同志,干重体力活差点儿,但缉逃工作不应该比男同志弱,要干就要干好、干得出色,不然心里不舒服。”功夫不负有心人,1月24日22时30分,陈彬在进站口比对时,发现一名旅客形迹可疑,但该旅客声称未携带身份证,试图逃避民警盘查。陈彬没有因此让其轻松过关,反而加大对其的盘查力度,通过详细盘问,发现该旅客与网上逃犯刘如晶相似,于是将其带至派出所进一步询问。经审查,该名旅客确系网上在逃人员刘如晶(男,1985年2月15日出生。户籍:河北省阳原县揣骨疃镇芦子屯村233号,在逃人员编号T1525014110002010110039)。嫌疑人刘如晶在2010年5月6日22时许,在二连市昌农宾馆212房间因琐事与张月娥发生口角,后刘如晶用凳子讲张月娥右额部打伤。被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通缉。

  治安组出击查清警情。2011年1月29日3时15分许,派出所接吉林省长春榆树镇马利敏电话报案:称其女友王美娜在集宁铁道大厦205房间被他人挟持。警情就是命令,治安组青年民警宋江军在派出所副所长李润根带领下,迅速赶到铁道大厦205室,机智打开房门,当场发现了报警电话中的“受害人”王美娜,并将同屋男性青年严密控制,一同带回派出所。凌晨3时45分,治安组青年民警全部到所开展询问工作,经过民警一宿耐心工作,查清了一起网友自愿会面、产生矛盾事件。

  外勤组细致查获毒品。1月29日19时50分许,集宁所外勤组民警梁杰、黄国富在集宁南站进站口查缉比对时,发现一名旅客神色可疑,随即对其进行重点盘查,并从其羽绒服左侧兜内查获白色球状固体一块,疑似毒品。经查,该男子叫刘明如,其自称该白色球状固体是“安钠钾”,是其弟刘三明给他的。他准备乘车带到乌海自己吸食。经处技术科称量,查获的“安钠钾”重43.1克。

  目前,集宁所团支部治安组与外勤组的查缉擂台赛仍在继续,“擂主”花落谁家,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