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一台由学生自编自导的开学庆典歌舞联欢会在江西省余干县三塘中心小学操场举行。该校少艺团编排的21个精彩新颖的节目赢得在座来宾和家长的阵阵掌声。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孩子们的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该校强化素质教育、推进创先争优的结果,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首届上饶市教学教研基地。
因人施教,让兴趣成为指导老师。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该校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完小成立了一批兴趣小组,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通过参加兴趣小组,学生们发现了自己的禀赋,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该校还在教师备课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将教师备课由“教案”改为“导学案”,这种改变带来的是教师观念的改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角”地位的改变,并将传统的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写教案改为年级组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共用,将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设计教法,考虑怎样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改为备课主要设计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四(1)班刘清杨同学说:“现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少了,我们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与老师一起讨论,还能像老师一样上讲台讲课,原来很胆小的同学也敢上台讲课。从前我们是盼着下课,现在不想下课,因为下课了,就没有表现的机会啦!”
注重宣传,让参与变成自觉行为。“您好,请把摩托车停在学校大门外的停车处,徒步进校园。我们会看好您的车子。”星期一,学校少先队校门管理岗上佩戴大红袖章的同学,向骑车送学生的家长行队礼后劝说道。学校充分利用宣传阵地,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每月举行一次“星”级班级、“书香班级”评比,每学期举行两次“三好学生”、“读书之星”、“小小演讲家”、“小小书法家”、“礼仪之星”评比,凡是被评上的同学,学校向家庭发喜报,并将这些同学的照片、事迹制成镜框悬挂在学校醒目的位子,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改变人,昔日的“刺头”学生张晓明被评为“礼仪之星”,当他的家长手捧着学校发的喜报,激动地抱着自己的孩子说不出话来。
大胆创新,让“生本教育”进课堂。该校把抓好“生本教育”工作当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坚持“学习快乐,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办学目标,教学中由依靠教师教,转变为依靠学生学,促进了全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2009年初开始,在全校全面推行“生本教育”教学工作,用生本教育思想指导教学,评价教师工作。为把生本教学工作落到实处,该校制订实施了《生本课堂评价标准》,切实抓好学生前置性学习。并硬性规定:课堂上教师直接授课时间低年级不超过20分钟,中年级不超过15分钟,高年级不超过10分钟;一律不准留巩固复习性书面家庭作业,这些作业必须当堂完成,所留的家庭作业必须是即将新授的前置性学习作业。通过推行“生本教育”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变得非常活跃,个个像小老师一样,到讲台上展示,自然大方的态度、流利的板书、流畅的语言,不时赢得大家的一阵阵掌声。(张强红 史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