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平委员接受内蒙古新闻网记者采访
刺骨寒风中,冷飕飕站在路边,盼望出租车驶来成了冬日里许多首府市民的共同姿态。2011年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樊小平带来了“建设一流首府,构建出租车‘绿色’运营环境”的建议。
樊小平认为,目前出租车营运环境存在管理零散的问题,无法对资源进行统一优化配置。每天下班高峰有很多出租车“交车”,常见的现象是市民看到很多空车从面前驶过,却无法搭乘。车站、酒店、居民集中区打车容易,稍微偏僻一些的地方出租车则“难见身影”,而这些地方如能投入少数车辆,即能方便市民能出行,也能增加出租车营运收入。个体零散的经营方式制约了对资源的集中协调优化,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客运出租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交通秩序,方便市民出行起着重要作用。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打车难”困扰着广大市民的出行,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公共服务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客流相对集中的时段和场所甚至出现了“抢”乘出租车的现象,这不仅破坏了首府城市的公共形象,而且对呼和浩特市投资环境和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效解决“打车难”问题,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事关城市的形象与长远发展。
作为大公共交通的补充,呼和浩特市出租车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市区拥有出租车5568辆,出租汽车公司26家。日常情况下,在市区二环以内,市民出门打车一般需要等待5-10分钟,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打车需要等待30分钟,二环以外的市民打车则比较困难,等待时间较长。如遇节假日或恶劣天气则打车异常困难。因此,出现市民争抢出租车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樊小平委员建议,政府可以通过管理服务招标来提升出租车的软硬件服务水平,规范出租车市场。她还建议,出租车新车营运3年即应该退出客运领域,更新新车;所有营运车辆座套应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严格审查经营者准入资格,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讲文明、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职业出租车司机队伍,建一流首府,构建出租车“绿色”运营环境。(内蒙古新闻网 苏颖涛 章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