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会重大关切
“数量保持稳定,质量稳步提高,反映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提案有所增加,提案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有所增强。”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年的提案工作,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孙淦表示。
具体来看,在全部5678件提案中,提案集中聚焦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提案达2200余件。比如,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八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都给予较大关注,提出的提案超过100件。
据全国政协有关方面透露,提案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推广节能建筑、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完善城镇化总体规划、支持新疆吸收外资发展特殊经济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等10个方面主要内容及其他部分建议,已经纳入“十二五”规划或部门、行业发展规划中。
另据权威人士对本刊透露,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有关指导意见也即将发布。
二是围绕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以及防止通胀、平抑物价等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提出提案1700件。重中之重体现在三方面内容:收入分配、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改革。仅针对收入分配的提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等9个部委的有关负责人就曾与提案者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围绕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提出提案1100余件。在这些提案中,修改土地管理法、完善行政复议法、制定精神卫生法、修改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社会救助法等建议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
从更为微观的视角来看,应对人口老龄化、应对外资渗透我国种业市场、加大打击海外在逃贪官、海洋的国家战略、嘉奖海外侨胞等提案,充分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要求。
孙淦介绍,中央多位领导同志多次对《重要提案摘报》和重点提案调研报告作出批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期间,对于提案中的重要意见和建议,通过《重要提案摘报》及时向中央和有关部门反映,首次在大会期间报送摘报24期,全年共报送85期。
“伴随新中国成立而产生的政协提案,已经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郑万通说,而提案早已成为协助党和国家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