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记者采访多家民主党派中央,并听取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发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对高物价、高房价和高成本,政府如何宏观调控;用工荒倒逼经济转型;提升国民幸福感,解决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短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五大热点,将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两会”热点一:分配失衡影响社会公平稳定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成为百姓最强呼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增长迅速,但是财富分配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成果没有实现均衡共享却日显突出。分配结构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居民收入占比逐步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区域收入差距等不断扩大。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
参会18年、自称“老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说:“当前我国财富分配的失衡已经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成为当前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
辜胜阻向记者介绍,今年全国“两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如何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必须改变当前‘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严重不同步状况,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联手推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辜胜阻说。
“要量化改革目标,制定分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提高改革政策的执行力。”辜胜阻建议,要完善有利于政府重视居民收入提高的政绩考核体系。对居民消费率、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以及中产阶层比例分别设置科学、合理、量化的改革目标,明确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时间表,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
“两会”热点二:“高物价、高房价、高成本”来袭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接受大考
2月22日早上8点,北京416路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滚动播放着汽油再次涨价的新闻:“北京地区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93号汽油的价格将由目前的每升7.17元上涨为每升7.45元,97号汽油的价格将由每升7.63元上涨为每升7.93元,0号柴油售价由每升7.14元上涨为每升7.44元。北京成品油价格也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去年初去超市,最好的猪肉精排每斤16元,现在得23元,我都很少买排骨了,改买猪前腿肉,一斤12元。”为了买到便宜的猪肉,退休职工李师傅经常拿着小区周围3家大超市的宣传海报对比,哪家便宜就去哪家。“老年人退休金少,得节俭着花呀!”60多岁的李师傅说。
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全国近74%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物价满意度创11年最低。
一直想在北京买房子的徐女士最近发现,自己租住的朝阳区某小区,每平方米又悄悄上涨了2000元。春节前,均价还是每平方米2.2万元左右,春节后房产中介挂出来的价格却变成每平方米2.4万元了。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今年1月,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九成房价上涨,高房价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承受之重”。
回首2010年,食品涨、成本涨、房价涨……“涨”字成为烙在人们心中最深的印记。
“如果说,人的体检有‘三高’,那么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体检,也有‘三高’。”辜胜阻对本报记者说,当前,高物价、高房价、高成本成为最引人瞩目的3个关键词。
“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存在紧密相关的传导机制,高房价、高物价和高成本陷入不良循环,对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带来巨大的考验。”辜胜阻分析,高房价、高物价不仅影响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抬升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而且会形成工资水平上升的压力,进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原材料、资金、土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成本不断上升,以及汇率风险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企业生产成本上涨,高成本反过来又带动产业链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升,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生活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表示,今年民建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交33份提案,内容包括稳定物价、住房保障等热点问题。
民建中央建议,发挥财税政策的激励功能,政府既要通过减税、减费等方式减轻企业面临的成本上涨压力,又需要帮助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应对和化解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