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2011年全国两会 > 政协要闻 正文
全国政协建言“十二五”规划:凝智聚力共绘蓝图
内蒙古新闻网  11-03-01 17:0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人民日报  
 
  政协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建言“十二五”规划,纷纷给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去年两次议政性质的常委会议上,各民主党派中央都派出代表登台发言,一篇篇发言背后,是辗转各方的调研结晶,也是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呈现。

  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团结有各种专长的政协委员,为政协履职殚精竭虑。

  政协经济委员会吸纳了众多有经济背景的政协委员,密切关注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前沿。他们先后于3月份形成并上报《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的建议》、6月份形成并上报《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需重点把握几个问题的建议》,两份报告均得到中央高层批示,批转“十二五”规划起草组参阅研究,许多建议被吸收进中央有关文件中。

  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员,多将关注的重心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上。他们形成并上报调研报告,建议将“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的要求纳入“十二五”规划中推广实施;还报送调研报告《关于“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若干建议》。这些报告都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并批转相关部门作政策制定的参考。

  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的各个委员会都从各自领域出发,充分发挥各自联系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提出许多重要建议。

  关键环节,重点建言当智囊成果丰硕

  抓住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围绕重点集中建言。一年来,全国政协为“十二五”规划建言,成果丰硕。

  去年两会刚一结束,全国政协就根据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的关注热点,分成扩大国内需求、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16个重要专题,开始分批组织开展调研视察。

  兼具学识与经验的全国政协委员们,组成若干小分队,带上专业知识,走向火热的实践。一次次高质量的调研,形成一篇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区域经济如何布局,是“十二五”规划考虑的重要议题。去年4月—11月,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分赴福建、重庆、四川、陕西等省区市实地调研考察,其间,形成多份调研报告和政协信息,并最终形成上报《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若干重大问题的调研报告》。提出加快区域发展立法进程、加快与资源相关的税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等一揽子建议。中央领导在报告上批示:“请发改委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认真参考、研究”。

  去年4月至7月间,全国政协组成两个调研组,就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问题,分赴河南、陕西、重庆、四川、江苏、山东等地实地调研,同时邀请全国粮食主产区计10省市区政协,组织协同调研。最终起草报送的《关于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提出现阶段要将县城和中心镇作为重点构筑新型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要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出发,不能走剥夺农民、牺牲农民的老路等若干重要建议。中央领导在报告上批示:“此调研报告很好,所提出的七点看法和建议,请中农办予以认真研酌。”

  草原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全国政协赴内蒙古专题视察后,形成并报送了《关于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情况的视察报告》,提出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一个战略问题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等建议。中央领导在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

  同时,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导组织、统筹规划、人才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等重要建议,都受到重视和采纳;关于把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等相关建议,推进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完善……

  “请各位委员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结合工作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着重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2010年10月28日,全国政协办公厅发出征集提案信,倡议全国政协委员们,继续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撰写提案。

  今年两会召开在即,此时的全国政协委员们,正奔波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忙着撰写自己的答卷。可以想见,建言“十二五”,仍将是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

  让我们期待,倾听春天里那些响亮的政声!(记者刘维涛)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