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赤峰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理论物理学科组成员们正在就原子核结构的理论展开进一步研究,此前,他们曾在这一领域获得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赤峰学院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教学科研这一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以踏踏实实的工作创先争优。
按照领导重视教学、教师专心教学、全员保障教学的思路,该院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选课制,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及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起以学生能力培养、素质拓展和人格健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课堂教学中,将以知识理解为重点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解决过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意识,已拥有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和10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创新科研管理模式。实施教师最低科研工作量制度和科研工作津贴制度,连续3年奖励科技成果,调动教师积极性。与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并成立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就蒙古学文化和历史学科相关领域展开合作研究;通过访学、进修、学术会议的方式,与外校名家建立联系,带动学院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把学术报告纳入统一计划,促使教师密切关注学术前沿信息。(记者 孙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