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开幕。在“围观改变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其实,一个月前人们在微博上热议如何将解救乞讨儿童写入两会提案议案时,两会就已经开始了。
互联网时代的两会给记者们出了道难题,他们扛着“长枪短炮”挤在会场里围堵代表委员,还来不及喘口气敲几行字,两会信息就已经上网。从乘坐的车辆如何影响交通,手里的材料多少页、多少字、座位在第几排,明星委员穿了件什么衣服、打了声什么招呼,到大会报告的主题、内容,甚至总书记、总理听报告的表情,都被一些代表委员全程直播,一“网”打尽。
记者的报道还没写,代表委员就已经在微博上与网民聊得热火朝天,这在以往不可想象。互联网时代,一个小小的手机,让代表委员“抢”着记者的饭碗。人们还在把“自媒体”“人人都是记者”作为新鲜的概念来讨论,两会就已经上演“代表记者”“委员记者”的好戏,新闻当事人变身新闻发布者,“互联网两会”正式到来。
记者有压力,代表委员更有压力。不管是代表选民还是某个界别来参会,将自己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广为传播,引发共鸣,受到重视,让自己所代表的人群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互联网就是一个必须学会利用的工具,怎么发微博,怎么用140个字说清楚观点,怎么吸引粉丝,怎么学会互联网语言,学问大了。
不仅如此,当下所有的媒介中,互联网语言应该是最原生态、最自主的,它打破了宾馆、咖啡厅、会场的“墙壁”,第一时间将信息直接传到受众手里,不需要传统媒体编辑的修改、精选、再加工,也不会留给信息发布者再次斟酌修改的时间。那么,发言者是否懂得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是否明白上了互联网就像置身广场,是在演讲而不是私语,是否学会了公共发言?
有人说,这十几天,除了两会再无热点。确实如此。没有一次会议可以把一个国家如此多精英聚在一起,能够吸引如此多媒体、公众的目光,包括网民。众多改革建议集中在一起被放大、碰撞,这对代表委员无疑是一次大考,能否拿出扎实、有力的议案提案,是否尽心尽职履行职责,越来越成为一件有压力的事情。
走向透明的两会,对组织者来说,会场里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记者”,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选题”,除了尽心尽职,别无他选;对于权力部门和官员,互联网瞬间就可以凝聚汹涌的民意,只能开放、宽容,及时回应,习惯接受监督;而每一个参与者,包括发微博的代表委员,也要意识到,身边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摄像头、录音笔、麦克风,一言一行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