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大浩来图村,昔日交通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负债累累的后进面貌,如今通上了油路,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种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短短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远近闻名的“后劲村”。
提起脱胎换骨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国感触颇深,“以前村里外债多,刚上任的村干部‘各唱各的调’,现如今有上级领导联系沟通、机关单位挂靠帮扶,我们要为群众办点实事、好事,未来两年内将我村打造为初具规模的苗木繁育基地和肉驴养殖基地”。
2010年3月,由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旗财政局参加的整顿转化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议定了由财政局投入资金28万余元,年内修通大东沟2.5公里组路,为局子沟、安家店、大东沟三个村民组新建公厕6处,硬化村委会450平米院落。几项工程还未完工,村“两委”班子坐在一起商量,要想脱贫致富,没有像模像样的产业不行。可习惯了靠饲养育肥牛、育肥羊等传统养殖方式实现收入的大浩来图村人,致富之路在何方?李春国再次向财政局领导“取经”。经过财政局领导、乡领导的实地考察、集体讨论,综合考虑当地现有条件,决定发展獭兔养殖。年内由财政局扶优扩大5户以上獭兔养殖户,协调项目贷款,解决发展资金困难,形成产业调整辐射效应,让更多的群众尝到特色养殖的甜头。保守预计,2012年全村将发展养殖10万只。
大浩来图村的变化,只是克什克腾旗相对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赤峰市委的高度重视下,克旗将此项工作列为专项,采取旗级领导定点联系、旗直机关定点帮扶、苏木乡镇定点指导、选派干部定点协调、组织部各股室定点督办的“五定点”措施,对13个相对后进嘎查村逐一“号脉”,对症“下药”。截止目前,共落实包括活动场所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嘎查村公路建设在内的八大类项目41个子项,落实帮扶资金1800多万元。相对后进嘎查村结合实际,分别制订了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肉羊、肉牛、旅游等6大富民主导产业,实现人均增收550元。
影响发展的问题解决了,一个个“后进村”在新农村牧区建设中迸发出了蓬勃生机,完成了由“后劲村”到“后劲村”的华丽转身。(通讯员王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