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说:反腐败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推进反腐工作,还应综合运用制度和科技两种手段,让群众切实拥有参与权、评价权和监督权,重视群众举报和意见,及时调查反馈,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焦点三:打黑除恶增强群众安全感
【新闻背景】去年,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依法执行死刑。在重庆,自2009年掀起打黑除恶行动以来,截至2010年底,法院判决黑恶团伙231个,判处死刑57人(含死缓37人)。在严厉打击下,一批涉黑案件得到查处。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活动,依法严惩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
高检报告:依法严肃查办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犯罪案件,加大对黑恶势力等犯罪的惩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打黑除恶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在新一轮斗争中,应着力建立防治涉黑犯罪的长效机制。同时,铲除黑恶势力还要打掉“保护伞”,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对于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管涉及谁,不管级别有多高,司法机关都应一查到底,依法给予惩处。
焦点四:规范量刑防止“同案不同判”
【新闻背景】近年来,法院在一些案件审判中面临“同案不同判”的质疑:成都孙伟铭醉驾案,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醉酒驾车致多人伤亡的三门峡肇事案司机王卫斌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零6个月。针对质疑,司法机关加快了量刑规范化改革步伐。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程序规则,确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规范法官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平公正。
高检报告:积极支持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起诉时依法提出量刑建议,促进量刑公开公正。规范量刑建议工作,强化对刑事审判特别是量刑畸轻畸重的监督。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汪夏:同案趋于同判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这一改革就是通过法庭量刑程序的设置,让诉讼各方直接参与到量刑活动中,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避免“暗箱操作”,最终确保量刑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