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大兴安岭林区寒意依旧。雪野林海中,一面面“优秀党支部”的流动红旗格外耀眼。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以“千里兴安筑屏障,万顷林海塑党魂”为主题,着力打造实力森工集团,发展活力森工集团,建设生态森工集团,创建平安森工集团,构建和谐森工集团。在这片土地上,1919个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战斗堡垒,1.5954万名党员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风从林海走过,它将一个个“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故事,传送得很远很远。
依据特色 创新模式 创先争优上水平
莫尔道嘎林业局贮木场有个叫吴燕的女检验员,曾获“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称号。她向众人介绍自己是贮木场的质量型党支部书记。何为质量型?吴燕说,贮木场为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每个党支部的作用,依据各支部的工作特点,开展了特色党支部创建活动,除质量型党支部外,还有安全型党支部、学习型党支部、服务型党支部、现场型党支部。吴燕所在的检验队结合工作实际,喊出了“千条万条不如造好原条”的口号,让创建活动与本职工作密切结合,使得支部活动有内容有目标。在吴燕的带动下,贮木场走出了全国岗位能手、自治区岗位能手等一批木材检验员。去年,莫尔道嘎林业局的出材率达到88%,优质材比重达到52%、柁材比重达到21%、纸材比重下降为12%,这些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莫尔道嘎林业局贮木场质量型党支部,只是森工集团1919个基层党支部的缩影。在北部林区的5个林业局及基层单位,无不把创先争优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如阿龙山林业局提出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在日常工作中争优秀;满归林业局提出工作高标准、业绩创一流、单位争先进、个人当楷模;阿里河林业局提出强党建、聚合力、促发展,克一河林业局提出立足岗位做贡献、科学发展当龙头;莫尔道嘎林业局提出建堡垒夯实基础、学先进争当模范、比贡献岗位立功、抓建设促进发展的创先争优主题活动。各局所辖基层单位又根据各自的特点,创新活动主题,层层递进,越抓越实。
于是,一个围绕科学发展、立足本职岗位,推行四级承诺体系,即林业局党委、基层党总支、党支部、党员逐级向上承诺,明确了承诺事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的做法,形成了大兴安岭林区由横到纵再到底的创先争优模式。在密林深处的小工队,在只有一个党员的管护站,都有党员的庄严承诺。克一河林业局霍都布林场工队长张永军承诺:不拖工队职工工资;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第五小工队优秀党员代元国承诺:帮助队友增加收入等等。
截至目前,林区党组织、党员公开承诺2.5011万项,已完全兑现409项,其余正在逐步落实。林管局党委张书记说:“只有依据特色,创新模式,才能让创先争优活动变成一种行动。”也正是这种行动和成效,大兴安岭林区的创先争优活动才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建立机制 夯实基础 党建工作创一流
去年4月,大兴安岭林管局做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党政同心、双轮驱动,不断提升党组织引领科学发展能力,通过党建创新推进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真正成为战斗堡垒,成为大兴安岭林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篇之作。林业局党委出台了责任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监督机制、投入机制。莫尔道嘎林业局在领导编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个编制,变过去的职务兼书记到现在的书记兼职务。看上去是字面上的改变,实际上是新机制的建立。吴燕能带领检验队创建质量型党支部,为企业增收千万元,就得益于用人机制的建立。
克一河林业局霍都布林场主任吴明安说,他所在的林场是三场合一,行政命令解决不了人心浮动、社会矛盾,更构建不了和谐林场。他们提出党政同频共振,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并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党员承诺跟踪机制,每周五的党员干部学习雷打不动。他们提出的“以工作为幸福、以奉献为快乐”的快乐工作法,让这个垃圾遍地、群众劳骚满腹的林场,在短短一年间变成远近闻名的花园式林场,林场党建工作进入全局第一方阵。
林管局第一办事处是一个为特殊群体服务的部门,他们的服务对象有2358人,其中488名党员,在这些人群中有建国前参加工作的离休老干部、老党员、老职工,也有五六十年代开发林区的建设者,更有改革开放之后因企业破产而转制、分流、下岗和一次性安置的职工。在办事处的走廊,人们看到一张涉及17个省,56个地、市、县的图表,办事处服务对象大多都在这张图表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们利用开办网上党支部的办法,破解了多年沟通管理渠道不畅的党建难题,还在离退休党员集中的河北省秦皇岛市组建了第五党支部。通过网络,他们把党的温暖关怀送给每位远离家乡的人,并及时反映他们的诉求。于是,又一难题破解了:两年来,办事处再没出现群体上访事件。
党政同心 齐抓共管 虚功实做谋发展
大兴安岭林管局创先争优的目标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富民兴林、打牢党建基础、构建和谐林区”。林管局组织部长陈柏山说:“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党政同心,齐抓共管,使务虚的党建工作找到了落脚点,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实现了完美结合。”
与其它贮木场不同,莫尔道嘎林业局贮木场还是一个景区。在以党建促发展的主题活动中,贮木场党政领导确定了“突出林区特色、展示贮木生产、挖掘森林文化,打造工业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去年春天,贮木场各党支部带领党员,发动群众,义务出工出力,建起2.6万平方米的贮木展示园,抬木、锯木劳动体验区,林区景色观光台等。该旅游项目不但成为林区旅游的一大品牌,而且成为贮木场生产淡季的主打产业。职工高兴地说:“创先争优不仅争出了干劲,还创出了品牌,争出了财富。”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之初,大兴安岭林管局便提出了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到2020年森林蓄积量增长1.3亿立方米,承担起全国森林蓄积增长量十分之一的历史重任。行进在林区的路上,写有党员示范林、党员生态林、党员景观林等字样的牌子比比皆是;“红旗飘到哪儿,森林绿到哪儿。”林区人如是说。阿龙山林业局森林经营管理处把打造党员示范林品牌工程,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造林技术员吴百灵为保证苗木成活,从取苗到运苗到植苗的每道工序都要亲临现场。去年从春到秋,她在植树现场整整干了180天,风餐露宿,完成70.254亩的造林任务。
正是有了像吴百灵这样一大批党员,有了“千里兴安筑屏障,万顷林海塑党魂”的豪情壮志,广大党员亮出承诺:保证当年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据统计,仅2010年造林季节,大兴安岭林管局就完成更新造林1200多万亩。据测算,林区平均每年给国家直接经济贡献70多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当期投入的12倍。
林管局党委张书记感触颇深:“实践证明,只要将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就能党政合心,虚功实做。”林管局把棚户区改造工程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青年突击、党员先锋队的大旗飘扬在施工现场,满归林业局生活服务处把发挥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与打造精品棚改工程相结合,在35名党员干部起早贪黑的劳动中,在收获优质工程的同时,为职工解决了因淡季减收的问题。截至目前,林管局改造棚户区108.5万平方米,全林区有3.7万户、近10万人喜迁新居。
大兴安岭林区开展创先争优一年间,真正做到了高起点定位、高目标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推进、高质量检收和理念要创新、特色要鲜明、活动要实际、成效要明显、群众要满意。(记者辛语 刘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