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东胜区:创新方法激发非公组织创争内生动力
内蒙古新闻网  11-03-21 17:1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创先争优活动中,内蒙古东胜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抓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针对企业特点,积极创新“自选动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主题明确,载体务实。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党员流动性大、发挥作用难的问题,东胜区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以“夯实党建、实现共赢”为主线,全力创建“五优”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紧紧围绕这一主线,精心设计主题和载体,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东方路桥集团把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坚持立足岗位奉献,争当二次创业先锋”;天安公交集团确定了“深化党建领航,加快公交发展,提升服务能力”的活动主题;农村商业银行确定了“争做创先争优标兵,争当客户满意先锋”的活动主题。

  细化环节,注重实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按照提出承诺、审核承诺、公示承诺,抓实公开承诺环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践行承诺。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中心任务、日常工作和岗位特点做出承诺,经领导审核签字后,将承诺事项通过会议、文件、公开栏、网络等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开公示,接受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全区非公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共做出承诺289条、党员做出承诺2531条。截至目前,党组织已践行承诺272条、党员践行承诺2446条。上级党组织负责人通过参加下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对下级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和承诺情况进行点评,本级党组织书记对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和承诺情况进行点评。点评与落实企业重点工作相结合,与推动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着重点评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各非公有制企业党委负责人对所属党组织,党组织对党员公开承诺内容是否切实可行和当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点评。群众评议采取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聘请活动监督员等形式,对党组织和党员履职践诺、优质服务、参与公益、诚信经营、安全生产、节能减耗等进行评议,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精心组织,突出特色。东胜区围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采取重温入党誓词、回顾党的历史、踏访革命圣地、学唱红色歌曲、开展党的理论知识竞赛、慰问老党员等形式,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员普遍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性教育。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通过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放心岗、党员创新团队等形式,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等亮身份、比贡献、树形象活动,切实调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做奉献、履行职责创佳绩,在工作岗位上创先进、当先锋,使创先争优真正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所需要、党员所欢迎、职工所拥护的活动。扩大覆盖,夯实党建。成立了东胜区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强对这一领域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按照组织建设优、工作机制优、文化理念优、发展业绩优、社会效益优的目标,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特别是在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商场、商业集中区、写字楼中,通过联建、挂建等形式提高党组织组建率。2010年,共组建了15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2个社会组织党支部。根据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推进会的要求,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活动,提出具体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抓好规范提高工作,实现“硬件建设达标、软件基础完备、工作正常开展、作用得到发挥”的工作要求。

  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东胜区把“培植典型,典型带动”作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抓手,力争形成一批特点鲜明、成效明显、带动性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典型。目前,已经选树了新大地建设集团党委、巨鼎煤机制造实业有限公司党总支、折家梁活畜交易市场党支部和丁新民、郭永忠等一批创先争优活动典型。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板报、标语、简报、经验交流会和现场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与典型,以点带面,在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杨锐利)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