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堂地村靠马铃薯过上好光景
内蒙古新闻网  11-03-25 11:2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公腊胡洞乡堂地村党支部将马铃薯种植大户、技术能人、经纪人、部分群众与党员户结对,组成马铃薯种植链、马铃薯技术指导链、马铃薯销售链等多个新型组织,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的“马铃薯产业链条”。实现网上招商以来,引得京、津、冀、鲁、浙等地客商争相前来收购马铃薯。

  几年前,公腊胡洞乡堂地村曾是封闭落后的小山村,长期以来,农民广种薄收,因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徘徊在贫困线以下。新党支部班子组建后,针对村里沙性土壤适宜种马铃薯的实际,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并对村民进行马铃薯种植科技培训。发展到现在,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700亩。他们还积极协调包扶单位和农业部门,在村里兴建马铃薯原种网室棚22座,为扩大马铃薯的种植奠定基础。

  为实现马铃薯四季销售的目标,村党支部发动群众集资兴建马铃薯贮藏窖,干部党员带头筹资入股,建起500吨马铃薯贮窖1座、200吨马铃薯贮窖2座、100吨马铃薯贮窖5座、20吨贮窖100多座。贮窖的建设,使马铃薯的销售淡季不淡,旺季不乱,变一季销售为四季销售,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仅反季节马铃薯销售一项,全村增收240万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3000元。村里修铺进村砂石路2公里,硬化南北街道800米,建起占地3000平方米和1800平方米马铃薯销售平台各一处,实现马铃薯销售道路畅通无阻。如今村里人人有存款,户户装电话,昔日贫穷落后的堂地村变成全县闻名的富裕村。(实习记者 李振南 通讯员 侯德宝)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