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内蒙古创先争优活动 > 创先争优进行时 正文
科左后旗提升科技抗旱能力
内蒙古新闻网  11-04-09 11:37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清明节后,记者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常胜镇敖包村看到:田野里挖土机、装载机轰鸣声不绝于耳,翻斗车、小四轮来回穿梭,村民们正在砌筑灌水渠道。“这项工程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咱们打心眼里盼着它早日完工。”农民汪洪祥一边往渠道里卸着水泥板一边乐呵呵地说。

  科左后旗具有地下水位较高、土壤保水性强的特点,为发展水稻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全旗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水稻种植户仅出售稻米一项每亩纯收入达到1300元,是种植玉米收入的2倍以上,水稻秸秆可以用来养牛,还可以编制草帘出售,综合效益明显,水稻种植深受当地群众的青睐。但是,由于原有稻田机电井老化、失修,供水能力受到影响,稻农在灌溉用水高峰期时常发生纠纷。

  为推进水稻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该旗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800万元,在水稻种植区完成新打机电井80眼,新砌筑及清淤灌水渠道20万延长米。同时,抓住抗旱设备列入农机具补贴范围的有利时机,鼓励群众积极购置抗旱设备,增强自我抗灾救灾能力。

  为节约水资源,实现水稻经济可持续发展,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种植户进行水稻节水育秧、节水灌溉等工程抗旱新技术的培训,重点推广“那氏齐齐发”植物基因诱导剂、抗旱保水剂等非工程抗旱新产品,积极引导稻农降低种稻耗水量,降低灌溉成本,走出一条科学化、集约化、生态化水稻种植新路。(记者郭洪申 实习记者张健)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