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在创先争优建设北疆基层党建长廊活动中,紧紧围绕“创科学发展模式、建生态文明草原、促和谐稳定边疆”的目标,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的经常性机制,警地协力,全力服务民生,保护了草原生态文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目的,为兴边固边、北疆基层党建与建设和谐、稳固、发展的少数民族边境旗注入了新鲜活力。
围绕创科学发展模式,走脱贫致富之路。该旗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创新科学发展模式,应用先进农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在传统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切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全旗以喷灌和膜下滴灌为主的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9万亩,使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的3420户农民中,纯收入3—5万元的达到2010户,5—30万元的农户达到483户;牧业上确保“两个不”:即绿色草场不退化、牧民收入不减少。牧民购买一级种公羊每只补贴800元,补贴资金超过100万元,运行绵羊人工授精站132处,完成杜蒙肉羊人工授精9万只,调剂戈壁羊种公畜480只,有效保证了牲畜良种化程度,提升了养殖业上规模上水平,牧民人均收入比传统养殖多增收6000元。
围绕建生态文明草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创先争优建设北疆基层党建长廊活动中,该旗立足旗情,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发展舍饲养殖、种植优质牧草,转变传统放牧形式,既减轻草场压力又增加了群众收入。截至目前,该旗保质保量完成了京津风沙源等重点生态建设任务,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1.23万人、10万头牲畜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投资70万元的沙源治理节灌工程已全部竣工,并新增保护面积16.7万亩;以饲草料种植基地的建设为依托,新建肉牛养殖小区发展舍饲养殖业,并对养殖户给予每购买1头肉牛2000元补贴扶持,通过补扶结合切实提高牧民收入。该旗还结合防控草原疫病疫情,退耕还林还草,全旗生态恢复较快,大草原变得美丽起来。
围绕促和谐稳定边疆,走警民共建之路。四子王旗把创先争优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夯实到基层,创新社会管理。把爱民固边模范村建设和民警村官工作机制作为构建北疆基层党建长廊的主阵地。选派武警大队一名主官进入旗公安局领导班子,基层四所各有一名主官进入驻地苏木党委班子,四所16名责任区民警担任16个嘎查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们充分发挥部队政治优势,积极参与嘎查村两委建设,建言献策,协助地方党委政府举办各种农牧业科技培训班16期,为牧民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35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130多件,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40多件。通过开展“四防”宣传教育,把建设北疆基层党建长廊活动与开展社会矛盾化解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建立牧民社情民意分析解决机制,经常排查不稳定因素,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使创建的3个爱民固边模范嘎查村连续3年无刑事案件,促进了边境和谐稳定。 (刘旺 胡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