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结合,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在党员发展上,坚持十六字方针,明确每基层党组织每年至少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35周岁以下党员2-3名,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在党员教育培训上,搭建以“三会一课”为基础,以现代化远程教育为平台,以党校教育和基地实践为主题的“思想政治+现代知识+实用技能”教育培训架构,组织党员学习培训11360人次,提高了党员参与学习的意识,形成了主动学习的良好风气。在党员承诺上,印制下发党员公开承诺书、公开承诺手册和公开承诺台账,实施一书、一册、一帐的“三个一”捆绑式承诺,共为群众办实事8240件,营造了良好的创争氛围。
激励与关怀结合,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为激发嘎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克旗加强嘎查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嘎查村干部队伍建设上,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励工资”的方式,激发嘎查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通过“一推双考”的形式,从优秀嘎查村干部中公开选拔苏木乡镇事业干部11名,保障干好有前途。在嘎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严格落实市委“23188”培养计划,采取“三推两考两公示一定岗”(三推,即本人推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两考,即苏木乡镇党委组织统一考试、考核;两公示,即选拔条件公式、选拔结果公示;一定岗,即对选定的嘎查村后备干部定岗培养)的方法,培养嘎查村级后备干部571人,并设立生态管护、矛盾纠纷调处、政策法规宣传、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等8大类岗位,对其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
储备与使用结合,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农牧民致富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培养了一批具有一技之长、能带领和服务群众致富的乡土实用人才。目前,全旗共储备各类乡土人才586名,并以苏木乡镇和嘎查村为单位,分别建立了乡村两级乡土人才档案,做到一村一册,一人一档,建立了覆盖全旗、动态管理的乡土人才库。采取结对帮扶、设岗定责等方式,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使其成为带领和带动群众致富的主力军,并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到入党积极分子和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列,为全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刘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