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正文
推进富民强区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解读我区“十二五”规划系列报道之一
内蒙古新闻网  11-04-21 11:19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2011年1月22日,冬季的最后一个节令已经开始,新一年的春天就要来到。

  在这个飘散着年味的看似寻常的日子里,对于内蒙古人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义。

  就在这一天,正在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审议通过了决定内蒙古未来五年发展前途的纲领性文件——《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经新闻媒体公布2个多月以来,一直热切关注内蒙古发展命运的业内人士反响强烈。

  在这种反响的背后,一个关乎内蒙古发展走向的重大命题首次跃入人们的视野——未来五年,在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上,内蒙古如何肩负起推进富民强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崇高使命?

  关键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十二五”规划摘要:“十二五”时期,我区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月22日早8时许,在乌海市与阿拉善盟交界处新落成的一座办公楼前,驶来了一辆别克商务轿车。

  一位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下车后匆匆进入二楼会议室。他叫刘建平,是阿拉善盟一家以煤炭开采为主业的公司新任总经理。

  会议室内,公司股东与高管已全部到齐。从与会者脸上严肃的表情看出,会议内容非同寻常。

  这是一次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会议。

  半月前,当地工业主管部门向该公司发出“最后通牒”——因环保与安全生产不达标,公司所属的2座煤矿必须停业整改。

  会议一直进行到晚上7点,股东们最终达成共识:从企业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整改势在必行。

  而要完成整改,唯一的出路便是投入近2亿元的巨资完成企业重组。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刚刚上任不到20天的刘建平,这是一次重大考验。

  刘建平所在的企业只是内蒙古众多企业的一员。“处于后危机时代的未来五年,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在考验着内蒙古乃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内蒙古统计局局长胡敏谦说。

  “‘十二五’规划中折射出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只有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内蒙古才能开创出科学发展的新局面,这也是内蒙古应对考验的最佳出路。”胡敏谦认为,我区目前面临的考验首先是欠发达的基本区情——

  生产力布局分散,产业发展不充分,结构不优,产业竞争能力较弱,服务业发展先天不足,农牧业抗风险能力差,工业整体水平不高;

  初级产品比重大,资源型产业比重大,非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偏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大中城市发育不足,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凸显;

  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资源供需失衡,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尤其是出区通道不畅问题突出。

  一直从事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段连敖认为,正是由于欠发达的基本区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我区才显得如此迫切,但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既是为了更好更快发展,也是为了提高发展的质量与水平。这一内容,在“十二五”规划中被高度概括为“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为此,段连敖讲了一个实例:

  过去我们立足煤炭生产甲醇,但甲醇多了怎么办?“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我区陆续启动了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五大示范工程,并取得了成功。今后五年我们要将部分工程项目推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经营,而以甲醇为原料就可以生产2000多种下游产品,其中很多产品是全球紧俏产品,这无疑为煤化工产业转型提供了巨大空间。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转变中孕育着发展,发展中包含着转变,靠转变可以提高发展质量,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段连敖说。

  “要想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要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还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谈到我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的动因,多年从事经济社会宏观发展研究的胡敏谦一语道破玄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累,经过西部大开发以来的抢抓机遇,内蒙古经济总量目前刚刚跨过万亿元的门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任务繁重,产业集聚能力偏弱、产业链条不长造成了产业重镇功能缺失和配套服务业发展滞后,从而影响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此,就“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我区未来五年将要走过的发展之路,区内专家学者站在提高发展质量与水平的高度上道出了自己的思路:

  “只有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和生产力布局结构调整,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才能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

  “只有构建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布局合理、多中心带动的城镇化格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富民强区。”

  “只有把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才能促进产业集聚、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区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只有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走向全面小康。

  关键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规划摘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促进就业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落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制度措施,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各族人民。

  3月25日是巴彦淖尔市人张志强的一个人生拐点。

  正是在这一天,经过一个月的试用期,他顺利地被呼和浩特市一家房地产公司聘用。

  大学毕业2年来,这是他第一次找到工作。在此之前,他最烦的就是别人问他:“在哪里工作?”

  经过漫长的等待,张志强终于就业了,但他周围的不少朋友和同学目前仍在东奔西走寻找用人单位。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及第一产业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人数的增加,劳动就业市场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就业也因而成了张志强们的难言之痛。

  无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将促进就业创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是张志强们最迫切的愿望。

  “未来五年,我区将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让无业者逐步走出就业难的困境。”胡敏谦认为,“十二五”规划发出的一个最强烈的信号是: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区内专家学者认为,除此之外,“十二五”规划还发出了另外2个全力保障与改善民生的信号:

  一是增收。增收是民生之源。未来五年,我区将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收入来源多样化、增收稳定化和分配公平化,并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社保是民生之盾。按照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我区将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生活困难者、老弱病残者、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办学条件,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期间,就我区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问题,区内专家学者还提出如下建议:

  要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头号目标。通过对社区服务业实行补贴等方式解决低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问题;通过税费优惠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从源头上增加就业岗位。

  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养老标准、社会救助标准作为改善民生的先行之策;逐步降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政府补贴力度;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和土地出让收益等资金,扩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受益面。

  要适度强化国企尤其是垄断国企和垄断行业、资源型企业对于民生投入的社会责任,提高利润上缴比例,专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把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和解决城乡就业数量作为各级政府重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倒逼”机制,强化各地对于改善民生的责任感。

  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工业与信息化研究处处长赵云平认为,要把普惠原则作为改善民生的基本方针。既要抓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也要高度关注平均数掩盖下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问题,充分利用差别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间的利益调节。

  专家学者们认为,就业水平、增收水平、社保水平是考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如何,最终要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内蒙古在“十二五”规划中定出如下发展目标:

  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城乡。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年均超过25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00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

  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110万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我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作为富民强区的根本途径,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胡敏谦说。

  段连敖认为:“发展的含义中包括增长,但远远超出了‘增长’的范畴。‘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实现GDP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同步。这充分表明我区决心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来实现富民强区的坚定信心。”

  关键词: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十二五”规划摘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稳步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

  2011年3月27日,留美博士吴晓天在鄂尔多斯机场刚下飞机,就被当地一家化工企业的董事长驱车接到了公司总部。

  他是来为内蒙古的三家企业做项目前期规划的。

  2010年3月以来,吴晓天已连续为内蒙古10家企业完成了12个项目的规划任务,今年我区东部盟市有三家企业请他去做项目规划,被他推掉了。

  在这个被业内誉为“规划狂人”的博士眼中,那些被推掉的项目,都是不符合形势发展的项目。

  “内蒙古的‘十二五’规划,是在深刻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规划。从这个规划可以看出,为了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内蒙古的决策者们下了很大决心,一切不符合形势发展和产业政策的项目都将被叫停。”吴晓天说。

  在吴晓天看来,只有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项目,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那么,我区“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呢?

  内蒙古社科院专家认为,未来五年,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中,我区面临四大有利形势: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区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条件。

  国际国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环渤海和东北经济圈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为我区扩大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

  我区与俄蒙、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化,这为内蒙古加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后危机时期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我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抢占科技和产业高地提供了良好契机。

  胡敏谦认为,除了上述发展的有利条件外,我区未来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深化,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够协调,地区发展也不够平衡,发展不足仍是内蒙古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胡敏谦认为,正是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我区才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重要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自治区经济界人士认为,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中,这种转变重点包括五个方面:

  ——以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动力,充分挖掘投资、消费两大内需潜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改革开放战略,促进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局面的形成,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大力发展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为特色的现代农牧业,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非资源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包装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以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产业延伸为手段,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集中力量打造沿黄河经济带和沿交通干线经济带。

  ——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依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培育以呼包鄂为核心的西部城市群,推进呼包鄂一体化进程;培育以赤峰市、通辽市为重点的东部城镇群,加快东部盟市振兴。

  ——全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步伐,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段连敖提出,今天的投资结构决定了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结构,所以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核心是调整投资结构。

  “‘十二五’期间,我区投资结构调整方向已经清楚: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内需增长;加大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以扭转‘一煤独大’的局面;加大服务业投入,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大农牧区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一位参与我区“十二五”规划的自治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深刻理解这样一个立足投资、围绕增量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可以发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思路,这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根本出路。”在深入分析了我区“十二五”规划后,段连敖如此认为。

  种下希望,必然收获笑声。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区的征程上,内蒙古也必将会再次迎来一个科学发展的春天!(记者杨帆)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