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草原上的民族教育“女强人”
——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教师 哈斯其木格
从事边疆民族教育事业23年,今年45岁的蒙古族教育工作者哈斯其木格是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的一位普通女教师。二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学校生物教学工作和实验员工作。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年来她不断追求,刻意创新,力争摸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默默奉献,被誉为民族教育的“女强人”。
寄情于教 诲人不倦
哈斯其木格常说:“作为一名独具风格,甚至堪称一《家》的优秀教师,付出的代价与收获是成倍的”。为此,她放弃了家务,放弃了照管当年还不满5岁的两个孩子,早出晚归,象慈母一样关照着她的每一位学生。她的学生娜仁心事重重、心不在焉,学而不思,成绩一落千丈。哈老师心急如焚,又是探听,又是谈心。最后执意邀她和几位学生到自家吃“请”,虽是粗茶淡饭,但却温暖了学生的心。她们畅所欲言、敞开心扉地诉其心襟。哈老师也终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原来娜仁得了怪病,却不敢声张。介于离家避远,她决定不通知娜仁的家人,并亲自承担了当家长的重任。一趟医院,一趟家。娜仁终于重返校园,恢复了往日的舒心。丈夫常常怪怨她爱生胜过爱子,她总是淡淡的一笑,说:“你会理解我的”,而一人独处时,她又默默地流泪…
学校的财力困乏,无力抽出资金给予奖励,哈斯其木格却无怨言,以“室”为家,一头钻进实验室,整理器材,组编存档,有时为了研制标本,在实验室里一呆便是一整天,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孩子、忘记了休息。闲言碎语,她从不过问,她面对一些冷嘲热讽,回敬的只是一句“我喜欢实验”。
她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教师们的赞叹,她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受到了学生们的接纳。有些一问三不知的差等生,一提起哈老师,总要留情于她。上课认认真真,据说“不敢”搞乱。有时还主动送上门,请求哈老师给补功课。她遵守“诲人不倦”的诺言,好学生与差学生一个样,耐心指点,不惜浪费时间,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付出就有收获。旗级、盟市级荣誉证书一大叠,她从不关注。她关注的只是学生的收获。1995年5月,由哈斯其木格老师鼓励、组织、指导参与的乌兰察布盟第三届青少年生物百项竞赛的5名学生获奖。同年7月,在自治区第三届初中生物竞赛中,又有她的4名学生获奖。这9名学生中就有2名属于哈老师曾辅助而转化了的差等生。哈斯其木格满意了,或许这才是给予她的偿还。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
完善的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的趣味性与求知欲。在多年的教学中,哈斯其木格力求打破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亲自组建了“生物兴趣活动小组”,利用节假日或星期天,带领学生们赴茫茫的大草原采集动植物标本。返校后,随同实验课,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采取分组分批的方式自制标本。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实验课和生物这门学科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现今,被作为教具储存于“标本室”自制植物标本有160多种,动物标本有40多种,种子标本有150多种。
为了使抽象的常规课上的具体、生动、有趣,她作为实验员,倡议学校筹集资金,大规模地添置、配购实验器材及用品,以确保实验教学的全面开展。同时,力求做好本职工作,她认为,实验教学是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的最好途径。因此,她利用空暇之际,一方面清点实验器材及用品,及时上报校领导,为配购添置仪器做准备。一方面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定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操作实验,从中寻找自己的“惊讶”、“好奇”,发现新的东西。
过去,实验教学的开课率仅40%多,在她不畏条件所限、积极开好每一节实验课的带动下,许多从不开的实验课也全部启动。现在,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的实验教学开课率达100%。
实验教学环节中,她最注重学生的实验报告。她说:“教学相长吗?应是边教边学”,在每次审阅学生们的实验报告中她总是一份一份,边批边阅,逐一过目。极力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内容。实验回报课上,她又同类同评,异类独评,尤其对有独到见解的大评特评。这样就起到了共研究,共探讨、共促进的良好效果。
1996年,全区和全盟的实验教学普查中,由于她在实验教学中的不懈努力和突出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赞同,并被评优。
苦心钻研 不懈追求
知识的探究是无终极的。尤其是实验教学中,许多新问题、新现象,只等于寻求,发现,并归纳、总结、规律化。
走进哈斯其木格的家中,眼里除了书,还是书。她的家被学生称作“图书馆”。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探究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哈斯其木格一方面向人虚心请教,另一方面勤奋学习,曾阅读了许多有关实验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并结合课堂,第二课堂和实验教学中,学生们提出的“闪光点”,及时分析,及时探讨,不断钻研,写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论文。特别是论文《自制生物标本,提高生物课教学质量》一文,在华北三省区中学实验教育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论文《谈谈怎样自制“植物标本”》在乌盟生物学会,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上获一等奖。多年来,她多次在全国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研讨会和学术会上宣读论文,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区、全盟“生物知识竞赛”及“生物百项活动”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007年她承担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民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课题工作,赢得了教育界同仁的关注。2009年她在全区第二届民族教育科研创新论坛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全区教学科研一等奖......但这对于哈斯其木格仅仅是一点儿收获,仅为她继续努力,不懈追求鼓足了信心!勇气!
如今的哈斯其木格老师已经是四子王旗蒙古族中学高级教师,学校教导主任,四子王旗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第十二届政协常务委员,乌兰察布市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在,她仍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如既往,毫无怨言,只为民族教育贡献着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