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节庆专题 正文
打电话问候母亲
内蒙古新闻网  11-05-08 03:15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成都商报  
 

  “妈妈,吃饭没有,家里还好吧!”昨天是西方母亲节,紫马岭下街近10家话吧忙得不可开交,个别话吧甚至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工纷纷打电话回家聊家常。记者走访发现,给家里打个电话以及为母亲做顿饭成了庆祝母亲节最大众的方式。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打电话不谈母亲节只聊家常

  昨天是星期天,大部分上班族都在休息。紫马岭下街是城区范围内外来工最集中的地方之一,9时许,记者前往时就是一片热闹景象,不经意间发现很多电话吧的生意异常火爆,转悠一圈,排队者不少,细细一听,电话中多是听不懂的各地方言。原来是母亲节,大家都在打电话回家呢!

  来自江西武宁县的小李2004年随其叔叔到中山卖水果,现年19岁的他依然很眷恋家乡。昨日上午9时30分左右,他拨通了家里的电话,一直聊到10时10分。小李告诉记者,他的母亲很聪明,却是个文盲,长年累月忙碌在农田里,没有出过县城,除了能认识人民币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甚至不知道“妈妈”用书面语表达时称为“母亲”,因此,虽然通话时间长达40分钟,他却没提关于母亲节的事情,只是和往常打电话一样嘘寒问暖,小李知道,如果告诉妈妈是因为母亲节而打电话回家问候,妈妈会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然。

  记者了解到,许多外来工和小李一样,选择在这一天打个电话回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就像了却一种心愿。

  打电话送问候成大众化礼物

  数以亿计的打工者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而且他们多来自农村,父母亲在家乡耕种,长大辍学的子女选择在外务工,一年,两年,五年,十年,他们的每一块钱都来得不易,路途遥远里程费用不菲,不可能“常回家看看”。在书信渐渐远去的年代,电话是连起这分亲情最好的方式。

  来自广西桂平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当年在家的时候不知道母亲节,后来即使知道了也不会想起,现在在外打工,母亲节一到,大家纷纷说起,买点礼物寄回家不现实,打电话成了最好的问候,况且现在公用电话很便宜。张小姐说,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妈妈的称呼各不相同,而且大多数妈妈都不知道母亲节是个啥,但是他们依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那一份特别的祝福。

  记者了解到,和外来工不同的是,一些在母亲身边工作的年轻人选择用另外一种方式问候母亲。在网通公司上班的古小姐昨天本来被安排值班,但为了照顾母亲,便让同事替她值班。古小姐说,让妈妈坐下来看电视,为她做一顿美味佳肴,再陪她到商场逛逛,这样过母亲节不是很有意义吗?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