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坚持将后进村集中整治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重大举措,通过多管齐下、对症施治,加大后进村转化力度,为创先争优持续深化打牢组织基础。
一是瞄准目标、合力攻坚。坚持把后进村集中整治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活动这一目标,上下合力、整体发动,全力推进后进村整治。建立由旗委、人大、政府、政协党员领导干部任团长的16个后进村整治工作团,组成了由68名科级干部参加的工作队,并由34个旗直部门分别与后进村结对共建,建起了旗级领导干部联村、机关部门挂村、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进村等机制。同时由旗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纪检、政法、农业、审计部门联动,实行提前介入,深入摸排,全面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党支部集中整顿等工作,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二是对症下药、全力施治。在集中整治中,认真排摸每个后进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后进村的不同症结,由工作团和乡镇党委逐村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有针对性地破解困扰各个后进村的具体问题,确保整治一个、见效一个、巩固一个,做到“一村一策”。同时,进一步明确,乡镇党委是后进村集中整治的工作主体,党委书记负直接责任。把后进村整治工作作为乡党委书记抓党建专项述职、基层党建责任制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是扭住关键、建强核心。坚持把抓好班子建设作为后进村集中整治的根本目标。在4月初,对全旗321个行政村两委班子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工作,根据测评结果,从加强思想整顿、进行班子调整、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党群向心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及时把那些热心农村事业、群众认可、“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和致富能手,选配进村领导班子;对确无合适人选的,则采取“下派、挂职”等形式,从外部注入新鲜血液。在整治中,共调整充实村党支部书记7名,其中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党支部书记1名。同时,通过开展“村内街道硬化”工程,充分发挥党员、群众建设家园的热情,搭起了党支部干事创业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是全盘谋划、整体推进。坚持一手抓后进村整治、一手抓示范村建设。在集中整治启动后,同步选择了32个基础较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村,开展以组织“五个好”、党员“五带头”为主要内容的示范创建活动,力求通过创建党建示范村,为全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同时,着力做好结合文章,坚持把开展集中整治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和乡镇党委换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34个后进村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和化解矛盾51个、落实发展项目41个。(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