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赤峰市阿旗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标准之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中心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效果明显。
落实两个管理体系,使群众评有标杆。一是落实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契约化管理体系。按照《关于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实施契约化管理的意见》、《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基本标准》、《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考核标准》要求,各基层党组织要规范承诺程序,明确承诺内容,签订《承诺践诺协议书》,加强签诺管理、践诺管理和结果管理,实现承诺经常化、践诺契约化、考核制度化,确保承诺事项落实。二是落实创先争优量化考评体系。推行“加分扣分”和“动态管理”两项考评制度。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各环节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推进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通过加强督导等方式实施动态管理,进行量化考评,全程跟踪问效,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知道应该干什么,干成什么样,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深化三个紧紧围绕,使群众议有方向。一是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创先争优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着眼科学发展,切实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第一季度工业企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2%;1—4月份全旗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收4,247万元,增长87.97%。引进区内外资金2.07亿元。二是紧紧围绕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第一责任创先争优。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先争优的过程成为为民解难、为民造福的过程。如街道社区党组织,积极塑造“和谐楼院”、“平安社区”服务品牌,6个社区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各有特色。截止目前,社区已累计发放低保金614.5万元;合作医疗报销门诊药费39.8万元,补偿288.7万余元;为641名下岗职工发放优惠证。利用183个村级信访代理站,对群众信访诉求全程代理;把嘎查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引入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域,降低社会矛盾发案率;深入开展干部下访活动等,为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在农村牧区,着眼探索建立乡级行政体制与村民自治体制相适应的工作方法,以“双服务双承诺一管理”为载体,加强服务型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建设;实施农牧民党员能力提升工程,全年计划培训农牧民党员和种养大户1万人次。在街道社区,以“三树一化”为模式,突出品牌特色,打造一区一品,构筑社区党建新格局。两新组织,以“双争创双覆盖一促进”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两新组织党建新突破。机关单位,扎实开展“三结对三服务两承诺一规范”活动,努力打造和谐品牌机关。
充分发挥筷子效应,使群众享有成果。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严格按照创先争优具体标准,齐心协力,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一是多问,通过发放明白纸,在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意见箱,公布热线电话等方式,随时主动接受群众的意见和监督。二是多跑,深入联系点单位和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帮助解决。水务系统党委把“领导干部坚持每年深入基层调研,取计于民,提升服务,解民难、排民忧”作为一条长效机制确定下来,使水利建设管理更加切合实际,符合民意,“饮水惠民”工程、节水工程等一批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三是多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群众、服务对象及本单位本系统内部干部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党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工作调查。劳动局党支部邀请群众代表和服务对象代表为评议员,组织评议员围绕本单位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效果、落实公开承诺的力度、推动中心工作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下步工作建议等方面积极建言。教育系统党委把握评议重点,用好评议结果,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了“三个针对”,即针对学校特点评议目标明确,评议效果突出;针对教育教学实际,虚心纳谏,开门测评,确保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针对评议结果及时调整,坚持评改并重。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基层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1382万元,办实事20964件,解决实际问题2411件。(内蒙古新闻网 安华祎 通讯员 郭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