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90年披肝沥胆,90年风雨兼程,无不展现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正是他们,让鲜红的党旗更加鲜艳;正是他们,奠定了共和国的坚固基石。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区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基层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突出贡献。即日起本报推出《草原党旗红·楷模》专栏,选登部分基层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艰苦朴素、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敬请读者关注。
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东街办事处老缸房社区,有一所老年日间照料室,据说是通过百姓说事制度建起来的。
老缸房社区的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20%左右,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针对老年人的诉求比较多这一实际,2010年初,社区出台了包括干部问事、居民说事、集中议事、定期评事、督促查事6个环节的百姓说事制度,开通了说事电话,设立了说事意见箱,“居民随时可以表达自己的心声和要求,大家对社区建设畅所欲言,我们在聊天中查找问题、求策于民,贴近了社情,畅通了民意,增进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癹介绍说。
去年7月的一天,居民朱玉霞找到社区干部反映,许多老年人由于儿女工作繁忙,白天无人照料,缺少沟通交流,生活既单调又孤独,社区如果能提供这样的场所就好了。社区干部详细了解情况后,就此事召集居民代表和民政、卫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协商。3天后,社区卫生服务站里一处近150平方米的老年日间照料室开张了。照料室还为老人提供午餐、水果、休息床位、棋牌、健康教育讲座、康复锻炼等服务项目。此外,还通过百姓说事改造了民政杂居院的道路,为经纬巷安装了路灯、健身路径、阅报栏。 百姓说事制度施行以来,已经累计为居民解决了40余件问题。
“我们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去居委会,自从建起社区网站,足不出户就可以查看到生活中所需要的各类服务信息。”居民王桂莲说。
老缸房社区2007年开通集服务、求助和智能呼叫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信息化网络服务综合平台。网站上,大到医保、计生、户证办理等,小到小饭桌招生、家政服务部招聘用工、爱心超市捐赠衣物等,各类信息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针对社区工作琐碎繁杂的特点,他们还建立了居民数据库,基本实现居民信息、工作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说起社区的阳光家庭服务中心,居民赵女士深有体会:“家庭闹矛盾、恋爱遇到挫折、孩子不好好学习……只要有解不开的疙瘩,找服务中心的老师聊一聊,心里就畅快多了。”
前几天,赵女士因为女儿和男朋友的感情问题,到阳光家庭服务中心求助。心理咨询师吴建芳了解具体情况后,建议家长不该介入太多,孩子已经成人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经过交流,赵女士很受启发。如今,女儿和男朋友的感情发展很顺利。阳光家庭服务中心设有心理咨询、法律维权、法律援助、亲子教育、营养师等系列热线服务,几年来为社区居民提供维权、援助等服务400余件(次)。(记者 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