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活动中,克旗从拓宽后备干部培养渠道入手,2011年选派了31名后备干部挂职锻炼,为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能力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以岗定人,突出针对性、互补性。一是结合相对后进嘎查村整顿转化专项推进工作,从对口帮扶单位中选派14名后备干部到相对后进嘎查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或嘎查村主任助理。在完成扶贫任务的同时,通过参与“两委”班子工作,提高处理嘎查村事务的能力。二是结合苏木乡镇重点工作,从林业、生态等旗直部门选派4名后备干部到苏木乡镇挂职镇长(苏木达)助理,协助苏木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农村牧区工作,积累基层工作经验,经受艰苦复杂环境历练。三是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选派7名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积极性高的后备干部到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分会党总支挂职锻炼。同时,根据挂职干部个人情况,选派6名工作经历单一的后备干部分别到水利、经信、接待、信访部门挂职局长助理,通过互补性锻炼,丰富挂职干部的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强化管理,避免走形式、摆样子。一是完善制度照章“管”。围绕“1+X”目标管理模式,因人、因岗为每名挂职干部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锻炼层次和挂职要求。同时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网络管理系统,对挂职干部实行日常工作、学习思考和互动交流“三位一体”培养管理模式,挂职干部半年小结、调研文章、心得体会等材料均在网上提交,并在克旗党建网上开辟专栏择优刊载。二是及时沟通协同“管”。及时与挂职单位沟通,了解挂职干部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与所在单位共同协商解决,达到两地齐抓共管的目的。三是联动考察跟踪“管”。加大日常考核力度,不定期到挂职单位走访,征询挂职单位意见,全面掌握挂职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并将他们的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组织纪律等方面情况记入个人档案。
保障到位,确保干得好、成长快。一是制度管理到位。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与原单位工作脱钩,职级、工资、福利待遇等不变。对派到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分会党总支挂职锻炼的干部,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统一为他们缴纳了工伤保险。二是教育培训到位。将挂职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纳入2011年克旗教育培训计划,依托旗委党校,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优先安排挂职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班。三是沟通交流到位。明确挂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挂职干部“传帮带”第一责任人,为挂职干部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组织部相关股室以座谈、研讨等形式对他们随时进行指导、点评、检查和监督,定期通过信函、电话、短信等方式了解挂职干部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确保圆满完成挂职任务。(孟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