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怀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指导员李月仙以队为家,像一头拓荒牛,耕耘出事业的金秋,结出累累艺术硕果。
1970年,18岁的李月仙被刚成立的伊旗乌兰牧骑录用为第一批舞蹈演员。从没有进过专业院校的她惜时如金,博采众长地涉猎各方面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由一名普通的演员成长为队长及现任指导员。走上领导岗位后,她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心扑在舞蹈创作和编排上,锲而不舍地勇攀追求艺术高峰,一步步晋升为国家一级编导。这些年来,共编创舞蹈120多件,编导晚会40多台,其中独舞《洒楚勒》获全国“群星奖”大赛优秀创作奖、全区五个一工程奖、“萨日纳”奖。独舞《源泉》、《长鞭情》获全国华北五省市(区)第三届、第四届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歌舞《圣地天歌》、女群舞《风的祝福》获第四届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金奖、创作一等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民族剧式歌舞《鄂尔多斯婚礼》获全区专业文艺调演金奖、第三届内蒙古乌兰牧骑艺术节演出特别奖、一专多能奖等,成为伊旗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品牌,曾多次赴国外访问演出并获得国际大奖。
已走遍伊金霍洛每个角落的李月仙,带领队员背着行李、扛着乐器、举着红旗顶风冒雨步行下牧区演出,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响应旗委政府组织的下基层、进万家、心连心等主题活动,每年送戏下乡表演80多场。她把党的富民政策、农牧区保障工程、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编排到节目中,为农牧民送去精神食粮的同时,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思贤若渴,爱才惜才的李月仙先后培养出各类艺术人才100多人。她教出的学生有的考入内蒙古艺术学院大、中专舞蹈系继续深造,有的被区内外专业文艺团体聘用,同时也为乌兰牧骑培养大批出类拔萃的演员。李月仙曾多次获得全区文化系统、乌兰牧骑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85年—2007年被授予盟市“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优秀党员、十大女杰;被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推选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9年被旗委政府评为全旗十佳公民。一心扑在工作上,把乌兰牧骑当成自己的家,总是不停地忙碌的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艺术工作者,我热爱舞蹈事业,热爱乌兰牧骑这块净土,再苦再累,我无怨无悔。”(记者 王玉琢)